内容导航:
核心技术和标准工作亟待突破
目前,专利技术已成为全球主要LED厂商获得竞争优势、保持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由于国内LED专利技术构成不完善,上游专利大部分被国外厂商所掌握,高端芯片80%以上来自国外或我国台湾地区,企业无法延伸到中高端利润板块;由于缺乏原创性发明专利,产品受到专利封锁,出口受制约。随着LED技术不断进步,应用领域大大拓展,市场空间成倍增加,拥有先进的研发技术和良好品牌形象的外国LED企业近年来在国内“攻城略地”,占领了较大市场份额。而国内LED企业则面临如何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并构建自己的专利防御体系的巨大挑战。
目前,一些不具备实力的中小企业,往往只注重抢占市场而忽视自身技术能力提升和产品研发等,这不仅影响了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也制约着整个LED产业的未来的发展。
LED产业要健康发展,离不开相关的技术和产品标准。但新兴产业技术快速发展,带来了检测技术与标准制订等共性难题。目前LED产品缺乏明确、完整的行业规范标准,质量良莠不齐,极大地挫伤了消费者的信心与购买积极性。
此外,LED还存在产品标准化和质量评测手段滞后,产品的技术发展和市场应用不匹配的尴尬局面。如何解决现状,打通产业发展瓶颈,不仅是标准化研究工作的新课题,也是技术质量监督范畴内的新任务。
专家表示,LED市场需要完善的监督体系,政府管理部门应尽快制订相应的标准,以期为整个LED产业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面对诸多的问题,工信部电子信息司集成电路处处长关白玉表示:“目前,我国LED产业和市场正处在一个迅猛上升的通道,在完善产业发展环境上,工信部正在加紧协调制订相应的标准。”
为了推动市场更有序地发展,今年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9项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了6项LED相关标准,加上此前出台的两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共计8项。新的标准对未来进入LED领域的企业设定了门槛,部分技术能力不强的中小企业将因为新标准的实施而举步维艰,甚至难以继续生存下去。这些中小企业要想在这个优胜劣汰就的产业丛林中生存下来,只有奋起直追,改善自身的软硬件水平,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
更多相关: AV集成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内容导航】
- 第1页·LED产业发展态势乐观
- 第2页·核心技术和标准工作亟待突破
- 第3页·规划产业发展加速产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