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视听网 > 行业新闻 > 多媒体音箱 > 视听信息 > 史海钩沉,中国多媒体音箱的那些事儿(一)

史海钩沉,中国多媒体音箱的那些事儿(一)

中国视听网资讯 更新时间:2011-1-4 9:49:46  编辑:臧成  [ ]     手机访问

前言:   这并非是严谨的行业史研究文章,不过是个人想到什么地方写什么的回忆录,里面涉及到的东西仅凭个人的记忆和旧日文章资料,没有经过彻底考证。加上年代久远,里面难免有记不清楚而混乱甚至错误的地方,有些东西更是当事人闭口不言,仅仅是朋友们的传说和猜测,文字恐怕也欠斟酌。望大家海涵,对于笔者记忆和听闻错误,存在失误的地方,也希望知情的朋友指出。
内容导航:

一、中国多媒体音箱的起源



最早听到多媒体这个词,我印象里是1988年,而到了转年的1990年,这个概念已经很成熟了。

多媒体在当时,涵盖的概念还没有今天这样广泛,主要就是指计算机在音频领域和用户界面图形化的扩展(还不包括图像),实际上,多媒体的原始概念的准确含义就是电脑用户界面媒体介质多样化。

最早的“声卡”是ADLIB的音频卡,起源自1989年。但多媒体音箱问世要晚的多。我不知道最初那两年,用户是用什么来连接ADLIB卡作为输出的,但多媒体音箱确实是在创新推出了最早的SB卡这款真正的“声”卡之后才问世的。

世界上最早的多媒体音箱,是ALTEC LANSING即中文名字奥特蓝星在1991年出品的。说起来,奥特蓝星作为世界多媒体音箱的第一品牌,在中国市场还真是灰头土脸,在2007年夏天,奥特蓝星才算正式进入中国(此前在国内市场的产品,实际是奥特蓝星的香港代理所做的市场操作),在上海成立了亚洲区中国办事处,不过半年来做得并不好。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已经没有多少空间让他来进入了。不过奥特蓝星在香港、台湾这些大陆之外的大中华区市场确实搞得很风水水起。

中国市场对多媒体音箱的跟进,很快。这和SB声卡进入国内有关。相比较来说,ADLIB音频卡始终没有正式进入到国内,但SB声卡问世不久,就被人把水货引进了国内,当然价格是很高昂的。而正式的行货,还要等到几年后创新和四通成立的合资公司“创通”(还记得吗?现在已经不存在这个企业。当时创新在各地都采用了合作的办法,中国大陆是“创通”,台湾是“创巨”)。

不过,当时虽然国内的音箱制造业已经初具规模,但是那些大把捞钱的HIFI音箱企业并没有关注多媒体这个新兴的小市场,基本上是不屑一顾,这和当下HIFI企业削尖了脑袋要往里钻形成了鲜明对比。

当时进入这个市场的先行者,大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不过这第一批先知,后来大多成了先烈。中国多媒体音箱的始祖,既不是现在如日中天的漫步者,也不是第一个搞出木质音箱的轻骑兵。而是两个现在很多人都不记得的企业——上海迪波和北京国立。

这两家都是在1992年底-1993年初开始生产多媒体音箱的。所以为什么一开始说,中国多媒体音箱到现在已经近二十年了。

这两家在当时也谈不到什么工业设计,产品的造型大都是仿效国外的知名产品的。不过单元之类在当时国内HIFI方兴未艾,扬声器产品如日中天的时代,当真有不少好东西。而且有趣的是,从一开始这两家南派北派的始祖,就表现出南北不同风格。

大家应该都听过多媒体音箱南派北派的区分,这两种风格从一开始在设计风格、制造风格上就有很大的差异。所谓南派,由于厂家大都以代工起家,原始投资也比较雄厚,所以产品大都以流水线产品为主,多用注塑流程,重视造型设计,但较少着意声音设计,单元选用上,比较重视使用PV、PP、CD之类适应南方温湿气候的单元。

而北派,由于多是设计师建立的小本经营企业起家,产品多为木质手工箱,造型简单,但重视电路用料,喜好使用纸盆等声音更为中性但易受气候影响的单元。
总而言之,所谓北派和南派的区别,既受厂家的经营方向影响,又受老板个人背景的影响。更加重要的是,南派中心的广东的代工基地身份与北派中心的北京的渠道中心身份,决定了南派和北派的巨大差异。

不过到现在大厂通吃的时代,两派开始有合流的趋势了,现在很多品牌,如漫步者、惠威之类,已经很难从产品上给他们归为哪一派了。

而南北派的差异,从迪波和国立时代就开始了。到了漫步者/轻骑兵和麦博/三诺登场的时代,这种差异达到了最高峰。

迪波开始生产多媒体音箱比国立更早一些。而且相对来说,他留下来给人印象深刻的产品更多,特别是几年后推出的DIBO99和DIBO2000这两款对箱。

迪波的产品基本都是注塑箱,包括大2.0对箱,也是注塑的箱体。但是在当时的标准来看,其音质真是不错。2002年的时候,曾经在浪子无心兄家里对比过当时很火的一款2.0箱子和迪波的DIBO2000。结果居然是这款停产已久的塑料箱胜出 。

迪波大概在1995年左右,启用了第二品牌迪霸DIBA,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迪波品牌开始淡出,换成迪霸作为主推。相对来说,迪霸在老烧友印象中的地位就不如迪波那么不可撼动了,因为随着市场大趋势的变化,迪霸逐渐开始也做很多入门级的烂东西。后来在1999年左右,在漫步者、麦博开始飞速上升的年代,迪霸也开始逐渐淡出零售市场,笔者不知道什么原因。

此后,迪霸实际依然在市场上存在,但是始终处于几乎和杂牌没什么区别的境地,厂方也再没用过什么力气来推动它。中国多媒体音箱的始祖就此消失在历史中。

国立没有迪波当时的深厚背景。他是典型的中关村小本企业。其创始人1992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靠几个人创立了这家公司。

相对来说,国立在初期没有迪波那么显赫和引人注目,其早期产品大多是些没有个性的塑料小对箱。国立真正崛起还是在木质音箱时代来临之后,特别是我们后面要说的轻骑兵分裂时期,国立迅速崛起为北派多媒体音箱的老大,曾经一度在北方市场拥有今天漫步者一样的地位。


DIBO2000,早期优秀的2.0音箱之一,也是塑胶2.0箱中的杰作

国立在历史上最高峰就是第一个USB音箱。继微软第一个推出USB音箱后,国立在国内第一个跟进推出了这类产品,其名气达到最高峰,不过在这之后,国立也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1998年以后,随着漫步者和轻骑兵的迅速上升,国立的国内零售市场开始萎缩。它在当时和很多多媒体音箱厂商一样,开始转向其他业务(典型的就是麦博和三诺,当时他们也完全退出了零售领域专供O单),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国立彻底干净的从零售市场退了出去。以致几年后再回来的时候,已经没有几个人还知道这个牌子了。

2005年底开始,国立开始尝试重回零售市场,不过冒了几个泡之后,发现今天的市场今非昔比,没有麦博之类那样的宣传资金支持,重回市场几乎已经不可能。所以又缩了回去。现在已经一年多没有再听说国立的动静了。听说情况很不好。估计这个北派音箱的始祖,今后也将难以见到了(不过,据说在一些家电批发市场里,国立还是比较多见的)。

在麦博和JAZZ登上舞台之前,很长时间里,南派多媒体音箱始终是一些没有设计没有个性的小杂牌在你撕我咬,不过那个时候市场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产能增长的速度,所以大家还算是相安无事。

相对来说,在1993-1997之间的那个时期,多媒体音箱领域,真正吸引人目光的,还是北派的厂商。不管是产品,还是里面的恩恩怨怨。

1993-1997年之间,中关村大量诞生了一批多媒体音箱厂家,像也曾经一度很有名的“超音速”、“狂人”,当然,这和多媒体音箱的门槛很低有关,不管是技术门槛还是资金门槛。实际上,那个时候也正是一大批土生土长的中关村本土企业大爆发的时候,这里面不少人成了先烈,也有不少如雷贯耳的名字从这时候开始起步。冯军在同一个时候喊出了“我不能一辈子给别人创造价值”,放弃了辉煌的小太阳键盘开始做自己的爱国者键盘,而冯军的同班同学夏春秋,则开始筹备一个叫清华华天的企业,也就是今天的九州风神。

这里面就有后来在21世纪初一统北京市场的北派三大品牌:漫步者、轻骑兵、冲击波。

页码: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更多相关:  AV集成

文章来源:网络


资讯搜索

声明:本站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本站的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视听网”。

网友评论

多媒体音箱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产品导航

设为首页 | 商务信息 | 视听资讯 | 本站动态 | 关于中国视听网 | 网站地图 | 网站RSS | 视听3G | 友情链接
本站网络实名:中国视听网[专业版] 国际域名:www.av-china.com
版权所有 2004-2011 深圳中投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邮箱:av-china@3v.cn 电话:+86-755-33019199(十八线) 传真:+86-755-33010311
深圳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