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3D电视目前还谈不上产业化”
目前市场上,伴随着3D电视热,3D录像机等多种周边产品也正相继问世。但与电器巨头们巨大的生产、销售热潮相对应的是,消费者的反应都比较冷淡。一些卖场销售人员称,目前,3D电视机仍在推广中,一些技术条件还没有达到产业化经营的要求。从当前市场看,各大家电生产商均有自己的3D电视产品,但价格却很高,市场反应平淡。如46寸的电视机,一台3D的大概需要2万元,而液晶的只需7000元左右。
3D电视还处在“尴尬”期
除价格因素之外,3D电视机所要求的观看条件比较高,不仅要有3D眼镜,还要有它合适的片源,但片源十分少,而且价格贵。虽然可以从2D到3D进行转换,但效果却不是很好。很多顾客对3D电视机更多的是好奇心,而真正买的却不多。
从目前市场的现状来看,完全可以用惨淡来形容。而且,近期又有健康专家对3D是否对人体有害有了自己的看法。就在今年3月18日,意大利最高卫生保健委员会决定:禁止6岁以下儿童使用3D眼镜观看立体电影。这一决定还包括:3D眼镜不得回收后再给他人使用;电影院放映立体电影时,中间休息时间必须加长。据意大利最高卫生保健委员会的专家指出,视力尚未发育完全的儿童使用3D眼镜有可能造成斜视或弱视以及其他视力问题。如果观看立体电影时间过长,成人也会出现这些问题。因此3D“伤害视力和健康”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的问题。
虽然目前没有非常直观的测试数据表示3D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但的确有些人观看3D影片会遇到身体不舒适的症状,如眼睛不适,头部眩晕,甚至是感到恶心等等。当3D被健康所困扰时,更是让人对当前3D电视的生畏!
“现在的3D技术并不是成熟技术,在国际上也是如此。而且,现阶段3D电视收看必须配备眼镜,可谁愿意一天到晚戴着眼镜看电视啊。”一位专家说,3D电视要发展,要解决技术标准的问题,很多电视节目制作商在技术上根本做不到。
3D电视显示效果图
而电视台方面,真正着手3D电视播放的占极少数。此前有媒体报道,包括天津在内的七八家电视台表达了建设立体节目频道的愿望。但据了解,目前没有一家电视台的立体频道进入到运营环节,大部分电视台表示3D电视可能代表了未来的一种趋势,但现有市场并不成熟,没有开设专门频道的考虑,但不排除尝试播出带有部分立体效果的电视节目。南方电视台技术部门工作人员则直接表示,他们没有接到广电总局关于如何发展3D电视的具体文件,所以并没有展开具体的工作,最近只是采购设备技术时看到国内3D电视机技术的一些发展状况。
业内人士表示,广电总局所谓的“今年肯定有3D电视播出”,主要是指个别频道个别节目可能会采取立体式播出方式,比如《吴承恩与西游记》的播放。3D电视大范围、长时段的播出条件并不成熟,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开设3D电视频道,无异于浪费频道资源。
和前两年相比较,虽然2010年各电视台进行试验性体育赛事的3D转播数量将倍增,国际足联也宣布2010年世界杯将成为首届3D世界杯,有25场比赛进行3D转播。今明两年,欧美亚不少国家都将推出3D电视频道。在前端拍摄、制作设备厂商方面,美国的PACE公司、3ality公司,日本的索尼公司、松下公司都推出了相应的3D拍摄、制作设备;在终端厂商方面,索尼、三星、松下等一线消费电子厂商都计划或已经推出应用3D技术的电视、碟机、游戏机和笔记本等。
是的,3D电影已经进入收获阶段了,在票房上就可以看到3D电影的收获,但电视还没有进入这个阶段。首先,针对3D电视广播,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播出标准,各国的3D电视广播应用都处于试验阶段。之前国外的3D电视直播节目也多限制在酒吧、剧场等特定场所放映。其次,对于3D电视来说,从拍摄到制作再到显示,现有产品还不能完全满足应用,需要更新和升级大部分产品。尽管两三年前在日本、韩国市场,消费者已经能买到3D电视,但3D电视销量并不大,参与厂家也不多。所以,即使在今年CES上很多厂商都展示了3D的相关产品,但不代表3D电视已真正进入产业化运营阶段。
电影没有直播这个流程,电影是拍完素材再进行后期制作,即使3D拍摄效果不理想,后期仍有时间和机会进行调整和再制作。但对于3D电视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直播,而3D直播就要面临诸多挑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尤其是体育节目的直播,需要使用大倍率的变焦镜头,在直播的过程中没有调整设备的时间,因此,3D电视直播的难度非常大。
更多相关: AV集成
文章来源:中国投影网
-
【内容导航】
- 第1页·3D显示产业化的路还有多长?
- 第2页·3D热潮的“疯狂”影响
- 第3页·3D标准出台尚需时日
- 第4页·3D显示 电影产业化成熟
- 第5页·“3D电视目前还谈不上产业化”
- 第6页·3D电视在未来几年内必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