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行业展会的价值冷思考
展会实质上是一种特殊媒体。相对于电视报纸、广播、路牌等众多媒体而言,它有自己独到的功能:可以将产品直接摆到参观者面前,演示其功能、触摸其外形,闻其声、辨其味,让参观者对产品有全方位的感觉。同时,展会又是一个中立场所,不属于买卖任何一方私有。从心理学角度看,这种环境易使人产生独立感,从而以积极、平等的态度进行谈判。展会对企业的经营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它是生产企业寻找买家,扩大产品销售的重要的、低成本的营销渠道。
由于会展能使同行业的买卖双方短时间内聚集,企业能在很短的时间和同一地点,与大量的顾客直接沟通,达成交易或与客户建立联系。并通过展示自己的商品,宣传自己的品牌,建立企业整体形象。这种推销方式比其它营销方式效果好,成本低。
2.它能扩大信息交流,扩宽企业视野,有利于产品的改进和技术创新。
会展能将同类最新的不同厂家、型号、功能、产品集中在同一场所,买家和卖家都能迅速、准确地了解国内外最新产品和发明的现状与行业发展趋势,得到启发和灵感。从而取长补短,不断技术革新,改进产品,降低成本,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作为企业之间一个有效的商务平台,尤其是对于非大众消费品企业来说,展会是企业进行产品推广、树立品牌形象的重要营销活动之一。在经济形势较好的年月,参加一场展会的开支,有时候可能会比其他拓展销售渠道的方法显得更为轻松而有效。
但是大家也应该看到,“展会”这个概念进入中国虽然是近十年的事情,但中国企业的会展意识,却在这几年被调动得激昂不已,无论是展会的举办方还是参展方都出现了头脑过热现象。
在对多个展会的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虽然展会规模越来越大,但是展会上的展厅布置和企业宣传,尤其是展会主题,却逐步走向了同质化,相互跟风主题雷同已成普遍现象。各式展会开办得如火如荼,仅佛山市的一个顺德区,今年前三季度已经举办了6场展览会。可见,全国各地的展览会已成泛滥。
在喧嚣的背后,有时却出现尴尬的场面。许多看似热闹的会展,参展商的利益却并不大。展会开幕当天,人头攒动,参展商用尽浑身解数,极尽各种表演之能事来吸引观众,但是第二天甚至当天下午现场就冷清了下来,最终参展商只有提前撤展,由此有了“开幕就是闭幕”的说法。
一位深谙展览内幕的专家坦言,我国展览业的现状是展会过多过滥,而且同一时期、同一地点相同的展会非常多,形成了恶性竞争。恶性竞争的后果是服务和影响力下滑。
各类展会越来越多,企业虽然有了更多展示宣传的机会,但参展的招商效果也因此越来越差。“会上激动,会后稀松”,“意向客户多,成交客户少”是现在展商招商的一个普遍现象。面对资讯泛滥、消费者注意力分散的难题,少则上万、多则几十万的参展前后花费,让企业不得不思考是否有必要参展。
另外,展会的地域性也限制了展会的最终效果。聚贤庄上游氏兄弟广发英雄帖共伐乔峰,来的武林人士却是以河南本地的少林、丐帮两派居多,充分说明了群体性活动的地域性。如今的交通虽然发达,但专业展会所能吸引到的大部分客流还是来自于所在及邻近省市,因此那些试图开拓广阔市场的企业,其参展效果就难达理想。
更多相关: AV集成
文章来源:音响网
-
【内容导航】
- 第1页·透过上海展,看后展会时代音响企业如何理性决策营销
- 第2页·行业展会的价值冷思考
- 第3页·“后展会”时代,音响企业如何理性选择
- 第4页·展会小知识:展会的产生、发展及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