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视听网 > 行业新闻 > 专业音响 > 视听信息 > 广州歌剧院舞台音响 声学设计全球首创

广州歌剧院舞台音响 声学设计全球首创

中国视听网资讯 更新时间:2009-11-4 9:18:11  编辑:白云  [ ]     手机访问

  下月初,世界著名指挥家洛林·马泽尔将来华为他指挥的意大利歌剧《图兰朵》宣传造势。这部由陈凯歌导演、囊括国内外歌剧精英的《图兰朵》,也将是新落成的广州歌剧院第一次面向公众开放的揭幕演出,该剧的上演标志着剑指中国三大顶尖剧院之一的广州歌剧院正式投入运营。同时,广州歌剧院的落成也将令困扰广州演艺市场多年的场地难题得到根本性扭转。

  广州歌剧院由广州市人民政府投资13.8亿元人民币历时6年打造,目标是成为华南地区最先进、最完善和最大的艺术表演中心。记者了解到,计划在今年年底落成的广州歌剧院工程,即将进入最后的装修、调试和试运行阶段。那么,这座广州新建的七大标志性建筑之一的歌剧院到底是什么样子?建成后又将上演什么样的精彩好戏?记者为此采访了广州歌剧院经营管理方———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广州歌剧院筹备小组相关负责人,获得了许多新鲜一手资讯。

  硬件篇

  建筑难度超过“鸟巢”

  广州歌剧院由英国著名建筑师扎哈·哈迪德和声学大师马歇尔共同设计。扎哈·哈迪德是第一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女设计师,其主要作品有北京Soho现代城和美国辛辛那提当代艺术中心。马歇尔则是国际声学界最高奖“塞宾奖”得主,也是负责巴黎音乐厅声学设计的核心专家。

  两位大师将他们的设计理念命名为“圆润双砾”,因为歌剧院从外观上看就像静卧在珠江边平缓山丘上的两块砾石,一大一小,一黑一白。随着工程临近收尾,“双砾”造型已经呼之欲出,由石材和玻璃镶嵌而成的外墙显得玲珑剔透又不失凝重。

  据悉,歌剧院内部的钢筋铁骨共用去1.2万吨钢材,约为国家大剧院的两倍。歌剧院的内部建材结构,采用的是不规则的几何形体设计,没有任何一个节点是对称的,倾斜扭曲之处比比皆是。加上“双砾”皆为屋盖、幕墙一体化的结构,整体性外壳最大长度约120米、高度43米。据业内人士评估,建筑难度甚至超过“鸟巢”,国内尚无先例。

  声学设计全球首创

  广州歌剧院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其核心部分俗称“大石头和小石头”:“大砾石”是1800座的大剧场和录音棚、艺术展览厅,面积约为36400平方米;“小砾石”则是400座的多功能剧场,面积约7400平方米。其他配套建筑约占26100平方米。负责舞台机械及灯光音响设计的团队为国家大剧院原班人马。内部声学设计则根据马歇尔大师的独特研究采用“双手环抱”式看台,此项设计为全球首创。

  从记者获得的示意图来看,广州歌剧院的观众厅采用多边形设计,乐池为“倒八字形”,有利于增加台上演员和乐池演奏者的沟通。而所谓“双手环抱”,是指观众席看台两侧的延伸部分和楼座挑台交错重叠,从舞台角度看来,犹如迎面伸来的两只手臂。据介绍,此种设计的优势在于内墙的形状和角度有利于提供侧向反射声,同时避免回声的干扰,从而使得混响音色既优美又清晰。

  小剧场舞台可移动

  广州歌剧院的大剧场建成后可满足各类综合性大型演出的需要;而小厅即多功能剧场的舞台、布景及观众座位均可移动,能根据演出需要进行场地自由改造,可举办先锋艺术、小型音乐会、戏剧等各类演出,还可变成“T”台举行时装和时尚品牌发布会。小剧场还是国际上为数不多的适合上演“黑匣子”剧的剧场之一。

  谈到广州歌剧院的配套设施,有关宣传人士给记者列举了一系列数字:后台拥有超过50间化妆间,可供200人同时使用;总共有44间琴房,可用于艺术教育及各种培训活动。4间排练厅适合舞蹈、歌剧、戏剧和交响乐团的排练。不仅如此,观众还可在这里品尝咖啡、听讲座、看展览和购物。

  节目篇

  邀著名团体,演顶级剧目

  按照既定规划,广州歌剧院以后每年固定的演出场次预计超过250场,除了举行常规性年度艺术节外,还将不定期举办演出季、艺术周等特别文化活动。歌剧院每年将安排30场以上大型公益演出,此外还将逐步开设艺术大师班教程、公开彩排演出、面向公众的艺术类讲座等。

  记者了解到,广州歌剧院未来的演出策划方面,大剧场将以国内顶级艺术演出为主攻方向,包括芭蕾舞、歌剧、交响乐、音乐剧等。歌剧院已经向包括纽约爱乐乐团、费城交响乐团等世界著名艺术团体广发“英雄帖”。多功能剧场除了可以上演小型歌舞、话剧外,还可以演出特殊种类的舞台表演,如黑光剧等(在全黑的舞台上打光,投射在萤光绘制的舞台、道具、服装上,通过艳丽、幻化的色彩营造出令人目眩神移的视觉魔术效果)。

  可赏《图兰朵》,可看“栋笃笑”

  歌剧院顾名思义,是未来上演“歌剧”的重镇。广州歌剧院落成后,将弥补过去多个大型歌剧、音乐剧因受舞台设施制约而错过广州的遗憾。首先将要和观众见面的便是陈凯歌导演、洛林·马泽尔执棒的意大利歌剧《图兰朵》。该剧有望于明年5月作为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演出在广州歌剧院亮相。歌剧《图兰朵》团队对此高度重视,届时将在此前国家大剧院上演版本基础上进行调整,打造别具一格的“广州版本”。

  考虑到广州毗邻港澳的地缘文化位置,广州歌剧院还把具有华南地区艺术特色的专业演出作为一项业务重点,其中包括粤剧和港式“脱口秀”———“栋笃笑”。香港著名笑星詹瑞文的栋笃笑舞台剧《万世歌王》有可能成为第一个进入歌剧院的“港产”剧目。台湾导演赖声川也有意将他的多部代表作如《今夜我们说相声》带到广州,尝试在歌剧院里演话剧的特殊效果。

  展望篇

  门票更便宜“剧院三巨头”结盟“砍价”

  今年6月,作为全球最大的中国演出和艺术展览运营商,中国对外文化集团获得广州歌剧院5年经营管理权。这标志着中国对外文化集团酝酿已久的“演出院线联盟”计划正式进入南中国市场。作为该计划中的第一站,开业后的广州歌剧院将采取企业化经营,不拿政府补贴,通过剧院自身融资和市场方式实现自主运营,自负盈亏。

  什么是“演出院线”呢?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一份分析报告对此作出解释:参照电影院线体制搭建一个开放式院线合作平台,实现标准化管理,形成规模效应。最引人瞩目的是,在引进外来文化产品过程中,全国各地加盟演出院线的剧院可以通过集体议价、集中采购、统一宣传的方式降低风险和成本,从而达到降低票价的目的。

  广州歌剧院的首批“盟友”包括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换言之,今后例如音乐剧《妈妈咪呀》、《悲惨世界》、《歌剧魅影》等在北京、上海演出的西方精品剧目,巡演到广州歌剧院的几率将会大大提高,价格则比广州一地单独引进要便宜不少。

  节目更丰富像吃“麦当劳”自选“菜单”

  “节目配送体系”在“演出院线联盟”计划中居于核心地位。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正在着手筹备一个数字化的节目产品储备库,作为各地院线节目配送体系的基础。节目来源一部分是“相约北京”艺术节、亚洲艺术节、国际合唱节和国际青年艺术周等文化交流项目,还有一部分是该集团的自制剧目,包括多媒体综艺舞台剧《时空之旅》、功夫舞台剧《武林时空》、中韩合作舞台剧《终极使命》、歌剧《茶》和昆曲《浮生六梦》等。

  “节目配送体系”将在未来几年内逐步完善,覆盖音乐剧、儿童剧、话剧、戏曲、民乐和旅游文化产品六大产品线。无论是国家大剧院,还是广州歌剧院,均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剧院条件和本地市场文化消费特征,“像到麦当劳挑选食物一样”从中灵活选择、组合演出季的节目“菜单”。

更多相关:  AV集成

文章来源:中国网


资讯搜索

声明:本站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本站的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视听网”。

网友评论

专业音响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产品导航

设为首页 | 商务信息 | 视听资讯 | 本站动态 | 关于中国视听网 | 网站地图 | 网站RSS | 视听3G | 友情链接
本站网络实名:中国视听网 | 视听网 | 视听产品报价 国际域名:http://www.av-china.com
版权所有 1999 中国视听网 邮箱:web@av-china.com 电话:+86-755-33225360(十二线) 传真:+86-755-33010311
深圳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