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表演舞台正与机器共享
更新:2018-8-22 9:33:10 稿件: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调整大小:【
大中小】
2014年巴伐利亚(慕尼黑)国家芭蕾舞团复排版《三人芭蕾》剧照,图为《三人芭蕾》之土耳其舞者和土耳其裙子舞者
在人工智能热潮中回顾德国包豪斯的剧场实验,似乎在看待一个被忽略的预言。人类的表演舞台正在与机器共享。人工智能的“艺能”爆发,吟诗作画,编舞作曲,无所不能,迫使人类重新思考身体、艺术与生命的价值。机器介入表演,进而指导、强制人类表演,一切如同20世纪初工业变革时期人与机器的思考轮回与技术进化。包豪斯代表人物,德国画家、雕塑家、设计师和编舞家奥斯卡·施莱默(1888-1943)的《人与艺术形象》是重要舞台理论文本,在其论述中,舞者是剧场中平衡内心世界与外部空间的使者,而今天技术革新,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中国舞台美术学会,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视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涉及到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网友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