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消息,据业界透露,负责三星电子电视事业的VD事业部最近着手进行经营诊断。而三星电子上次启动针对电视事业的经营诊断是在十年前,即2015年。本次在2025年9月重启此项工作,这一动作背后,反映的是全球电视市场格局的深刻变化,特别是中国企业在Mini LED技术领域的快速崛起给三星带来的巨大竞争压力。
三星重启经营诊断的核心原因在于中国品牌在全球电视市场,尤其是高端技术领域的全面进击。根据市场数据,三星电子的份额已从2020年的21.9%滑落至2024年的17.6%,而同期TCL与海信则分别从10.7%和8.1%提升至13.9%与12.3%。在1500美元以上的高端市场,三星的份额从39%下滑至28%,而海信与TCL的合计份额则增长了12个百分点,达到39%。中国品牌凭借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成本控制优势以及快速的技术迭代,特别是在Mini LED这一关键赛道上,实现了对传统巨头的超越。
2025年上半年,中国Mini LED电视市场销量渗透率同比暴涨320%,而海信、TCL、创维、小米四大品牌几乎垄断了整个赛道,合计份额高达93.1%,三星、索尼等外资品牌则被边缘化,仅占2.6%。这种高配低价的策略,以及全价位、全渠道、全品牌的立体化布局,使得中国品牌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并迅速占领市场份额。
其次,三星电视业务的盈利能力显著恶化,使其不得不进行深刻反思与调整。据韩国媒体预测,三星VD部门今年的营业利润可能从1.1万亿韩元骤降至6350亿韩元。同时,其库存周期在2025年3月底已拉长至17周,4月更是飙升至19周,远高于行业8-10周的警戒线。这迫使三星必须重新审视其电视事业结构、产品组合以及成本控制措施。据报道,三星VD部门已扩大面向部长以上员工的自愿退休提案,并停止接收其他部门调入人员,全面启动组织瘦身,以提升人力效率。
图源:TCL
此外,三星在技术路线选择上也面临挑战。过去,三星曾长期押注QLED和Micro LED技术,对OLED电视的态度一度摇摆。然而,中国品牌在Mini LED领域的成功,以及三星在MiniLED市场竞争中的失利(2024年第四季度三星在Mini LED电视市场排名已跌至全球第四,被中国品牌海信、TCL全面超越),迫使三星重新调整其高端技术战略。
面对中国Mini LED产业的强势围剿,三星能否成功突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从短期来看,通过内部审查、成本控制、组织优化以及聚焦高端差异化技术(如Micro LED和AI赋能),三星有望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业绩下滑的势头,并在超高端市场保持其技术引领者的形象。其双轨并行的OLED战略如果执行顺利,也有助于在高端市场应对中国品牌的竞争,并挑战LG在OLED领域的霸主地位。然而,从长期来看,三星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中国品牌并未在技术竞赛中停步,它们不仅在Mini LED领域确立了领先优势,更在RGB-Mini LED等技术上实现行业率先量产,并已在Micro LED等下一代显示技术领域展开重点技术储备。甚至有分析认为,若当前趋势持续,海信预计明年将超越三星,TCL可能在2028年超越。
三星此次的经营诊断及其面临的挑战,对于中国LED显示屏企业而言,中国企业需要继续加大在Mini LED、Micro LED、OLED等先进显示技术上的研发投入,不仅要追求技术的量产能力,更要注重核心技术的突破和知识产权布局,争取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其次,完善的产业链整合能力是中国企业的核心优势。中国品牌在Mini LED领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完整产业链布局。中国LED企业应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这一优势,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提升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
写在最后
随着RGB-Mini LED技术的持续突破和应用拓展,中国将继续在这一塑造未来显示格局的关键技术领域发挥引领作用。三星的困境提醒我们,技术领先不是终点,满足消费者需求才是关键。对于中国LED显示屏企业而言,这是一个审视自身、汲取经验、谋划未来的契机。唯有坚持创新、专注体验、全球化思维与本土化运营并重,才能在充满变局的全球显示产业中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