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听号

  • 我在现场

  • 微视频

  • 视听E刊

  • 积分商城

  • 登陆/注册
  • 首页
  • 资讯
  • 产品
  • 企业
  • 访谈
  • 会议
  • 展会
  • 招标
  • 案例
  • 人才
  • 技术
  • 商情
  • 专题
  • 论坛
  • 视听●时尚
  • 耳机
  •  
  • 直播
  •  
  • 智能音响
  • VR眼镜
  •  
  •  
  • 投影机器人
  • 蓝牙音箱
  •  
  • 微投
  •  
  • 播放器
  • 视听●发烧
    视听●家庭
    视听●商用
    视听●工程
    视听●集成
    中国视听网(www.av-china.com) > 行业资讯 > 视听信息(LED大屏) > JBD拿下数亿B1轮融资:MicroLED如何卡位AR显示
    JBD拿下数亿B1轮融资:MicroLED如何卡位AR显示
    更新:2025-8-26 8:06:59 稿件:JBD 调整大小:【

    上海显耀显示科技有限公司(JBD)最近扔出一枚行业“深水炸弹”——宣布完成数亿元人民币B1轮融资。这轮融资的投资方名单里,安徽铁路基金、方华基金、光跃投资、混沌投资、蚂蚁独角兽基金、上海科创基金、锡创投、招商局中国基金等多家机构赫然在列。

    JBD拿下数亿B1轮融资:MicroLED如何卡位AR显示

    钱怎么花?JBD没藏着掖着:砸向MicroLED微显示技术的核心研发、扩大产能、招揽人才,还有和上下游伙伴的生态合作。说白了,就是为全球AR+AI终端市场的爆发攒“弹药”。

    技术壁垒:从“能用”到“好用”的硬底气

    JBD敢喊出“MicroLED微显示引领者”的口号,不是靠嘴皮子。就说亮度——他们家的单色MicroLED微显示面板,在4微米平台上,绿光能飙到1000万尼特,蓝光200万尼特,红光150万尼特,这数据放在行业内几乎是“碾压级”。更狠的是超驱动条件下,亮度还能再往上蹿几倍。

    单看亮度可能不够直观,换个场景:你戴着一副AR眼镜走在正午的太阳底下,普通屏幕早被强光“淹没”了,但JBD的技术能让画面清晰得像在室内。这就是高亮度的价值。

    还有品控,这是制造业的“命门”。以前MicroLED面板的坏点问题让厂商头疼——单屏坏点能到100个,根本没法大规模量产。JBD愣是把坏点控制到了3个以内,这相当于把“漏网的坏点”概率降低了97%。业内都知道,坏点率降下来,成本才能降下来,产品才能从实验室走向流水线。

    市场验证:从“实验室样品”到“全球爆款”的跨越

    技术再牛,得有人买单才行。JBD的市场表现给出了答案:目前市面上用他们技术的AR智能眼镜,已经接近50款。从国内的Rokid Glasses、影目科技INMO GO2、雷鸟X3 Pro,到阿里巴巴的哇哦夸克AI眼镜,甚至还有国际品牌Halliday,覆盖了几乎所有叫得上名的AR眼镜厂商。

    更值得关注的是国际科技巨头的量产订单——这些订单不是一两万台的小打小闹,而是能支撑JBD生产线满负荷运转的“硬订单”。换句话说,全球AR硬件厂商都在抢着用JBD的技术,这比任何宣传都管用。

    JBD的“蜂鸟”系列光引擎更是把这种优势具象化了。“蜂鸟MiniⅡ”单色光引擎只有0.15立方厘米,差不多是一颗小拇指指甲盖的大小。以前AR眼镜要做成普通眼镜的形态,最大的障碍就是显示模块太大,现在有了它,厂商的设计自由度直接拉满。而最新的“蜂鸟Ⅰ”彩色光学模组,入眼亮度达到6000尼特,还解决了光波导不均匀的问题,彩色AR眼镜的大规模商用终于有了技术支撑。

    下一步:AI+AR的“万亿赛道”怎么闯?

    JBD创始人李起鸣最近说了句实在话:“智能眼镜市场已经过了概念验证期,现在是规模化落地的关键阶段。”他的底气,来自MicroLED被整个产业公认为“AR近眼显示的下一代主流方案”。

    而AI的崛起,给这个赛道又添了把火。当AI遇上AR,交互方式可能彻底颠覆——比如,AR眼镜能实时翻译对面人的语言,用虚拟字幕“贴”在对方脸上;或者根据你的日程、位置,自动推送周边最值得去的餐厅,用箭头“画”在地上。这些曾经只存在于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现在因为AI+AR的融合,正加速变成现实。

    JBD显然不想错过这波浪潮。李起鸣透露,未来12个月,他们会推出“蜂鸟Ⅱ”彩色光引擎,目标是成为首款真正适合消费级轻量化AR眼镜的彩色显示方案。如果这一步走通,MicroLED可能真的会成为AR显示的“终极答案”。

    资本为何押注JBD?

    回到这次融资,资本看中的不仅是JBD的技术,更是他们对行业的深度理解。从2015年成立至今,JBD没急着赚快钱,而是闷头打磨技术——这种“长期主义”在当下的科技行业尤其珍贵。

    更重要的是,AR+AI被视为下一个“智能终端革命”的核心场景。苹果的Vision Pro带火了MR(混合现实),但MR的高成本、厚重机身限制了普及速度。而JBD的MicroLED技术,恰恰能在轻量化、低功耗、高亮度上补上短板。换句话说,谁能先把MicroLED做到“消费级”,谁就能在未来的AR大战中占得先机。

    现在的JBD,站在一个微妙的节点上:技术已经足够硬核,市场正在快速打开,资本也在持续加码。但他们面临的挑战同样不小——如何把实验室的技术转化为更便宜的产品?如何在苹果、微软等巨头的夹击下突围?

    不过,对于JBD来说,或许答案就藏在他们的产品里。就像李起鸣说的:“我们不追求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但要做的,一定是‘让螃蟹变得好吃’的那个人。”

     网友评论
     编辑推荐
    • 引领开创数字新未来——北京 InfoComm China 2023展会专题报道
    • 2022视听行业高峰论坛 视听行业金孔雀“开屏”揭榜了
    • 2021 SIAV上海国际高级HiFi演示会展会_联合HiFi专题
    • 2019年视听行业大型活动之走进企业(西安)
    • 聚力同行 共谱新篇|2024年SHARP/NEC渠道大会圆满召开
    • 2022视听行业高峰论坛 视听行业金孔雀“开屏”揭榜了
    • 声名远扬——森海塞尔EW-DX新品发布会
    • 专注HIFI,经典重燃—— Technics SL-1200系列50周年纪念款发布会顺利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