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所有柔派系列手机用户画风不一样的是,他的折叠屏手机,是用来做CG视频特效研发使用的。就是这种弯折的户外大屏幕上,看起来栩栩如生有3D感的视效。 ▼
东京新宿街头,建筑物上的屏幕中出现一只巨大的猫咪
成都太古里,著名的“裸眼3D大屏”
发现没,这些屏幕其实就像外折90°的折叠屏手机……
NeroBlack买了折叠屏手机测试后觉得非常合适,而接下来,接触到了RoKit柔性开发套件后,又打开了更开阔的创意世界。
我们来看看他的“研发过程”吧!▼
src="http://www.av-china.com/news/2021/8/image/2021081939507917.gif">(以下内容经NeroBlack授权发布,如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及出处)我个人从属于影视特效制作行业,主要涉及流体模拟类CG特效制作的项目,目前有一些新领域待开发,如:户外曲面屏、异形屏的流体特效表现。
这有别于以往平面视频的制作流程,更多要考虑曲面、尤其是90°曲面在特定视角(如斜侧45°+仰视)所展现出来的三维透视感。
纯粹靠想象很难做出合适的CG视频,就算是去购买曲面屏,户外的那种LED太过巨大,没办法在工作室房间内直接测试实际显示效果,这一直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流体特效特殊屏设计1
流体特效特殊屏设计2
冥思苦想之后,突然冒出一个灵感:有没有可以向外折叠的柔性屏手机模拟曲面屏?
搜索了一下目前很多柔性屏手机是向内对折的,并不适合向外对折的需求。但很幸运,我发现柔宇的手机是可以向外弯折的,而且也看到柔宇科技在柔性屏领域的各项技术发布会,所以就下单了一台二手柔宇柔派一代手机(因为资金有限且不知效果如何),随后做了一些曲面屏的特效畸变测试,算是比较成功,基本满足预期要求,部分细节(比如屏幕边缘对齐位置,视频边界处理等)可逐渐优化。
柔派1代手机测试流体计算显示
柔宇科技在得知我的需求以后提议可以使用Rokit柔性开发套件,这是专门针对柔性屏应用开发者及硬件玩家提供的一系列硬件集合(包括:柔性屏、柔性传感器、开发主板、HDMI转接板等)。
于是,我收到了RoKit柔性开发套件。打开快递后发现是一个密码锁箱子,非常气派!▼
RoKit手提箱锁部构造
RoKit手提箱侧面
RoKit开箱
柔性显示模组
柔性显示模组
插上电源并与计算机显卡连接后可以立即被识别为显示器2(分辨率为1920*1440),所制作的CG特效视频只要尺寸匹配就能直接使用播放器播放,不需要像以前必须先上传到手机、再用相应的视频APP播放的流程,省去了很多“中间环节”,大大提高工作测试效率。
最关键的,它不像手机只能在固定位置弯曲,几乎可以在所有位置进行横向弯曲,比如5:5(正中央)、3:7、4:6甚至2:8的位置弯折,这样就对非正中央弯曲的需求提供了更多测试的可能性。
分辨率1920*1440显示
柔性屏弯折测试
柔性屏弯折测试
我希望做的是正中弯折、角度为90°的L型屏幕效果,现在遇到一个新的头疼问题:没有固定支架(我也不能一直用手撑着屏幕)。
咨询了一些亚克力定制、金属定制的店,成本都太高,动辄成百上千。即使定做,如果不进行几次测试,未必定制出来就是想要的结果。
一番周折,最后决定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己建模,然后3D打印(当然,因为没有3D打印机,最终选择在网上找一些店铺打印,节省成本)。
「使用Houdini建模」
是的你没看错,是使用Houdini这个“特效软件”进行建模,因为更加程序化,易于在保证相互数学逻辑关系的情况下进行各项参数调节。
第一版柔性屏支架建模设计
「第一版」
失败。因为只考虑了尺寸和形状,而忽略了实体受力(树脂材料两边太薄导致过于柔软、“头重脚轻”,最后折断):
第一版柔性屏支架设计与3D打印
「第二版」
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固,但是没考虑到柔性屏自身弯折后的厚度与硬度、一旦弯曲就进不去,而且因为背板设计太大,又浪费了很多钱(3D打印是根据重量来收费的,而不是“难度”),心疼。
第二版柔性屏支架建模设计
第二版3D打印柔性屏支架
「第三版」
近乎成功,且节省了原料,但是屏幕插入的缝隙还是差了0.5毫米(专门多设计了一个“盖子”但最后没用上)。
第三版柔性屏支架设计与3D打印
「第四版」
终于完成,可以顺利地把柔性屏放进去了!(当然也有一些小问题:3D打印有一些“毛刺“,间距太近的两片挡板中间会产生很多”阻碍“,需要手动磨平,很像打印手办那种后期处理的感觉)
第四版柔性屏支架设计与3D打印
「流体制作」
接下来就是流体特效制作(Phoenix FD for Maya),三维容器根据柔性屏的尺寸进行了一比一的建模,所以模拟也完全对应得上,流体特效制作我还是比3D打印更有经验一些:
Phoenix FD for Maya制作流体特效
基于曲面渲染与上屏测试(使用的是柔宇1代手机,这个环节是在3D打印支架还没有完成的过程中进行的,大概是第二版到第三版3D打印之间的那段时间,因为手机算是有一定的支撑结构能力)
三维阶段测试
柔派1代手机测试
「最终上屏测试」
基于曲面渲染与上屏测试(使用的是柔宇1代手机,这个环节是在3D打印支架还没有完成的过程中进行的,大概是第二版到第三版3D打印之间的那段时间,因为手机算是有一定的支撑结构能力)
使用MacBook Pro 2014作为“播放设备”
大功告成!
柔宇
用柔性屏实现裸眼3D!资深视觉特效专家NeroBlack用柔宇RoKit柔性开发套件制作了演示装置,视频为流体容器测试效果 #RoKit #柔性屏
柔宇柔性屏演示流体容器测试效果
「总结」
这次曲面屏流体特效测试虽然过程比较“曲折”,但也从中吸取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比如:
1. 曲面弯折角度与弧长需要精确计算(Rokit最大弯折R20)
2. 屏幕弯曲后实际状态会与非弯曲状态下稍有不同
3. 3D打印建模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材质硬度、力学结构、3D模型如何连接支撑)
4. 3D打印成本(价格主要基于重量、材料,而非模型“难度”)
5. 三维可视角度换算等CG与实体交互配合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