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主题为“VR让世界更精彩——融合发展 创新应用”的2021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在南昌开幕。国务委员王勇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江西省委书记易炼红、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江西省委副书记叶建春主持。航空工业党组成员、总会计师张民生带队出席大会,航空工业虚拟现实产业联盟以实物参展大会同期举办的2021VR/AR产品和应用展览会。航空工业光电所、航空工业上电、华航文化、拓普瑞思、中航联创等5家理事单位携40余项展品参展,涵盖视景仿真系统、汽车显示、联合空战训练系统、航空虚拟维修培训、航空科普、军事仿真等多个虚拟现实应用领域。另外,航空工业虚拟现实产业联盟还首次设置了创新展区,展示在产业孵化领域的最新科创产品。
▲国务委员王勇来到航空工业虚拟现实产业联盟展台
那么
虚拟现实技术
在航空领域有哪些应用?
和小飞侠一起来探访!
虚拟现实技术
如何帮我们培训新时代的产业工人?
01 航空装备虚拟维修培训系统
本系统由航空工业上电开发,参照中国人人体尺寸标准,进行人体模型构建及动画制作,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全流程、高保真的虚拟维修仿真验证,用于维修作业人机工效评估;此外,维修人员可进行沉浸式的维修操作训练,实现基于数字孪生的维修培训,提供了更加直观、灵活、高效的培训方式。
02 运9飞机虚拟漫游系统
由拓普瑞思基于虚拟现实技术打造,为客户提供不同构型运9飞机驾驶舱及任务舱的漫游体验。相比于传统的计算机辅助训练系统和模拟器产品,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训练产品能够提供360度无限制的超大视场,为学员营造了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和沉浸感,为飞行模拟器产品的小型化和单兵训练装备的研制提供了有力保障。
虚拟现实技术
如何融入到我们的生产制造中?
01 大飞机远程维修辅助系统
由航空工业上电打造的这套系统,在国内首次将MR智能辅助应用到C919大飞机,该系统提供一套人性化、智能化的辅助维修终端,利用云端资源对维修人员进行实时指导和培训。基于MR头显,以IETM等技术为支撑,采用数字化诱导信息将检查、拆装流程进行可视化呈现。
虚拟现实技术
如何帮助我们的用户更好地掌握产品?
01 L15飞机飞行训练系统
由拓普瑞思基于虚拟现实技术打造,为L15教练机飞行员提供基于桌面计算机的单兵飞行训练装备,并可以通过局域组网,实现战术联网训练。
02 融合空间音频的联合空战训练系统解决方案
航空工业上电是国内唯一将空间音频技术融合进地面空战模拟系统的企业,为地面模拟训练系统提供空间音频仿真,营造逼真的声场环境,打造涵盖视觉、听觉、触觉的多维度任务流空战训练环境,高度模拟真实战场态势感知。
03 辽宁号航母VR
来自华航文化的1:1模拟航空母舰视景,通过佩戴VR沉浸式眼镜,以第一人视角在虚拟环境中体验航母舰载机起降过程,漫游航母甲板与机库,了解舰载设备、飞行器等航母知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多源信息融合、强交互式反馈、高实景仿真的特点,使得用户无需登舰,即可“亲临”航空母舰,完成专业飞行员视角的舰载机驾驶体验。
04 国产化视景仿真系统
国产化视景仿真系统由航空工业上电自主开发,包括视景显示和成像系统,通过自主开发的仿真引擎,产生机场、跑道、灯光、建筑物、田野、河流和道路等地形地貌,以及风、云、雨、雪、雾、冰雹、雷电、暴风雨、动态海洋等特效,高逼真地还原真实外界环境。本系统为飞行训练人员实时呈现高逼真、沉浸式的仿真视景,可使训练人员身临其境,感受与真实环境一致的外界飞行环境。
我们所做的
不仅仅是为航空赋能
还有……
01 AR-HUD
航空工业光电所开发的AR-HUD是汽车增强现实平视显示产品,它源自航空平视显示器,利用挡风玻璃成像,将车速等仪表信息,AR导航信息投影在驾驶员前方并融合外景叠加显示,避免频繁低头看仪表,提升驾驶态势感知。航空工业光电所AR-HUD在8L空间内实现10°×4°视场,解决AR-HUD在仪表台内狭小空间安装的痛点,满足燃油车、电动车搭载需求,目前已搭载长安汽车量产。AR-HUD作为汽车座舱内“第三块屏”,采用AR算法创造沉浸式驾驶体验,是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方向。
02 无介质全息设备
像航(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是由中航联创孵化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通过自主专利无介质浮空投影技术为各领域客户提供无介质全息产品。自主研发并量产的光学平板透镜MOW,利用光场重构原理实现在空气中可交互的真实影像,形成无介质浮空投影技术。产品具有浮空影像区域无介质、浮空操作无需接触任何表面、无需戴头显、应用范围广等优势。
2021世界VR产业博览会连续四年在南昌举办。作为中国以及全球虚拟现实产业专业展会,2021世界VR产业博览会已成为行业内首屈一指的盛会,为虚拟现实产业搭建产需对接,为专业产业展示优质平台。
上海航空电器有限公司成立于1954年,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是中航航空电子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0372)全资子公司。现有闵行、金山两个厂区,总占地面积近12万平方米,拥有5家控股子公司,在职员工1100余人。
作为诞生于抗美援朝期间的新中国航空工业企业,60多年来,公司顺应国防建设战略,抓住改革开放和航空机载行业飞速发展的历史机遇,从最初的飞机电器零件维修起步,一路栉风沐雨,为国家重大装备建设做出重大贡献。期间,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向大西部输出优势人才及技术设备,先后援建、包建了多家航空机载电器企业。进入新世纪后,公司坚持聚焦战略,对核心专业领域持续进行研发投入,以客户需求和前沿技术驱动创新,引领行业发展。公司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0%以上投入研发,超过40%的员工从事创新、研究与开发工作。公司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和国防科技进步奖,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认可实验室以及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等专业级实验室。
中航国画(上海)激光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航国画 ”)由航空工业上海航空电器有限公司联合航空工业集团航空电子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航空工业科工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上海激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合资成立,
中航国画是航空工业上电践行军民融合战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航空工业上电通过军用技术溢出打造民用的激光投影产品,既是对于习总书记提出的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号召的积极响应,也是以实际行动来落实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提出的《深入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决定》。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热潮中,中航国画的成立是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结果,它将以提供军工品质的高端激光投影设备来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出一条精心培育激光投影领域民族领军品牌的道路。蒲毅动情地表示,中航国画以“国画 ”为名,体现的是拥有一个63年历史的老国有军工企业的民族情怀,这也是航空人理应担负的社会责任。
中航国画激光投影机是航空工业上电为进一步践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以“技术同源、产业同根、价值同向”为指导,而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军工品质的激光投影机系列化产品。作为一家军工背景的国企,航空工业上电拥有数十年航空照明系统积累的光色调控、可靠性设计、健康光电解决方案等核心技术。正是这种长期历史积淀的血统和灵魂,奠定了中航国画激光显示产品70%以上核心部件自主研发的“技术框架”,支撑了中航国画激光机核心竞争力。目前,在激光显示上,中航国画积累了系统化的研发能力、完全自主保密的产品体系、独立自主的制造产业链,并取得16项国家专利。其中,数项成果打破国外企业的长期产业优势。
在技术发展的同时,中航国画也是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成果。中航国画的揭牌成立标志着激光投影项目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这将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分配和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实现激光投影项目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强化员工成本控制意识。这一举措实现了资本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资源配置的最优化。通过这一改革,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为实现打造民族投影领军品牌的战略目标提供了强劲动力。
中航国画进一步培育激光投影领域的民族领军品牌注入了强劲的动力。目前,国内投影机市场排名前十的,没有中国大陆品牌,中航国画以国画为品牌就是希望能够进入市场排名前列,打破国外品牌对产业链的垄断。目前,中航国画已经初步完成产品线的布局,分为军用、商教、工程、家用四个系列,亮度范围涵盖2800-12000流明,分辨率范围从XGA(1024×768)到WUXGA(1920 ×1200),投射比从0.233-5.5。同时,中航国画投影机也收到了市场的良好反馈和认可,多次亮相珠海航展、INFOCOMM CHINA、国防信息化装备与技术展等重大行业展会,受到业内行家、专业观众和各大媒体竞相追逐;在2017年阿斯塔纳专项世博会上,中航国画激光投影机成为中国国家馆指定激光投影机,这是历届世博会中国管首次试用中国品牌的激光工程投影产品,实现了“零”的突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航国画(上海)激光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将成为一个全新的起点,中航国画改变投影行业市场格局、打造民族激光投影领军品牌的征程将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