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TCL智显举办了线上发布会,在6个应用场景发布了一体化解决方案。这6个场景分别为:智慧办公、智慧商业、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指挥调度、智慧教育。
TCL电子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TCL商用信息科技(惠州)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志伟告诉36氪:TCL智显业务的目标是,从边缘走向TCL集团主航道业务。虽然智显的供需高度碎片化,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但如果将软硬件与解决方案结合起来,仍能谋求快速发展。
此前,TCL在消费电子领域已有较高知名度,但商用显示声量尚小。未来,集团更多资源可能向商用显示业务倾斜。
依靠TCL集团的华星光电面板和消费电子业务,TCL智显以“屏”为核心优势,建立起4个硬件产品矩阵,包括专显屏、交互屏、拼接屏和商用智能终端。尽管中国LCD企业都有智能商用显示之梦,但TCL的全球化品牌+供应链+平台化运作模式,可能拉开企业间差距。
在许多细分场景如教育、医疗内,已经有强势的软硬件方案。但张志伟强调,这些方案是高度碎片化的,而行业用户的需求是集成化、高度一体化。因此,TCL智显的硬件又将搭配4个软件平台,提供“标准化硬件+模块化软件+细分场景差异化定制研发”,希望以一站式解决方案形成自己的优势。
在发布会之余,张志伟还针对智显在中国的发展前景、疫情后新出现的需求等发表了看法。以下是36氪参与的群访摘要。
Q:在商用领域的几个细分市场,都有比较强势的软硬件产品。TCL智显推出的产品有何不同?
张志伟:智能商用显示领域,绝大多数企业只聚焦局部的场景,提供个性化的产品,不是全域的产品。市场上几乎没有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但商用显示行业客户需求是集成化、硬软一体化,对综合解决方案的需求会越来越迫切。
TCL智显能快速构建细分场景的高校模式,同时整合软件和集成商,并嫁接了华星光电的屏幕。
Q:TCL集团对TCL智显的定位是怎样的?需要完成哪些目标?
张志伟:TCL在消费电子领域已经拔得头筹,但B端业务相对较小。未来,TCL的商用显示业务会在集团里从边缘业务走向中央,成为主航道业务。
TCL智显与集团业务的协同,第一是华星光电会提供屏的资源,第二是供应链能力,第三是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5G和云计算的能力,第四是TCL的通讯业务,无论是阿尔卡特、黑莓,还是通讯的全球业务,都可以被复用。第五是TCL电子在显示设备的设计、研发、制造、服务、渠道上的复用。
Q:未来能与TCL智显同台竞争的企业都有哪些?TCL智显的优势在哪?
张志伟:中国做LCD显示的,比如电视企业,其实都在努力在商用显示领域搏杀。我觉得未来成为巨头有五个条件:第一是能不能平台化运作,硬件平台化+软件模块化;第二是有没有特殊资源,比如TCL的屏幕;第三是有没有工业制造能力+供应链生态;第四是有没有全球化的品牌;第五是能不能做与5G、AI相关的一些事。
Q:新基建提出后,商用显示出现了哪些新机会和需求?
张志伟:新基建很多是工程类建设,与商用显示不相关。但几个领域是有机会的,第一是中央政府的高铁建设已经到一定规模了,而地方政府的轨道交通会是新的增长点,TCL智显有一些独特的资源,包括车站P4屏、车载条形屏等。第二是医疗系统,整个医院的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改造将成为风口。第三是远程会议和教育,由补充性变成常态性方式。第四是智慧城市,生活化的服务其实是由商业机构提供,数字化升级会是巨大的机会。
Q:TCL智显布局的场景,主次之分是怎么样的?
张志伟:从落地的节奏上,我们优先投入智能交互类(智能办公、在线教育),还会在指挥调度上取得突破。在公共服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和智慧商业领域,我们更多是布局,而不是突破。
Q:您觉得商用显示会成为新的流量场景吗?TCL智显能否成为TCL集团的另一条腿?
张志伟:我觉得在目前阶段还不成熟,因为商用显示的设备与C端相比是有数量级差异的,另外商用显示产品有专门的用途,它是生产设备,不是个人消费品,所以不能加载其他东西来干扰工作使用。
在短时间内,商用显示的规模有限,因为它的供给碎片化、需求碎片化,没法形成规模效应。但如果从硬件拓展到解决方案,我觉得能够通过平台化运作,带来业务规模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