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介绍
老旧小区改造是当前国内民生热点之一。海康威视联合愿景集团,以北京劲松小区作为试点项目,启动综合整治,通过“菜单式”改造完善配套设施,补齐短板,优化功能,改善居住环境。在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稳步推进的背景下,探索出独特的“劲松模式”,使得劲松小区从众多老旧小区改造中脱颖而出。北京市委书记蔡奇也指出,老旧小区改造要总结、推广“劲松模式”,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不断提高居民生活的安全性、便利性。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一“劲松模式”究竟强在何处。
一 项目背景
劲松小区位于北京东三环劲松桥西侧,隶属朝阳区劲松街道管辖,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是改革开放后北京市第一批成建制楼房住宅区,目前楼龄已40余年。劲松一区、二区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居民3000余户。
二 改造建设内容
人脸抓拍对比
通过主出入口及小区内关键区域部署人脸抓拍摄像机搭配后端超脑,可实现对黑名单人员全天候布控及陌生人抓拍预警。
特殊人群关怀
小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36%,老龄比例偏高,通过海康威视智能人脸分析功能,可实现对独居老人的人员关怀,当出现多日未出现在小区内的情况,可自动预警。
人脸通行
小区出入口采用人脸识别终端搭配测温组件,小区居民可刷脸通行,在疫情期间亦可实现戴口罩的人脸识别,在提升居民出行的便捷性同时加强了对外来人员的权限控制,测温组件在疫情防控期间也可起到体温筛查功能,对于体温异常进入小区的人员可实时预警。
无人值守停车场
小区采用高速道闸,实现车牌识别,方便居民驾车快速通行,并可在出入口进行自助缴费。
三 项目总结
小区经过智慧社区智能化改造及其他相关市政工程改造后,旧貌换新颜,不仅彻底改变了脏乱差的小区环境,也让居民有了更安心、舒适的居住体验。
目前,存量空间改造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劲松模式”创新投融资机制,运用市场化方式吸引社会机构参与更新与物业管理。同时将劲松一区、二区作为先行试点由社会机构投入改造,通过后续的物业管理、服务的使用者付费、政府补贴、商业收费等多种渠道,实现一定期限内投资回报的平衡,形成社会机构对城市老旧社区改造介入的吸引点。
海康威视是以视频为核心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面向全球提供综合安防、智慧业务与大数据服务。
海康威视全球员工超26000人(截止2017年底),其中研发人员和技术服务人员超13000人,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额的7-8%,绝对数额占据业内前茅。海康威视是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单位,以杭州为中心,建立辐射北京、上海、重庆、武汉、新疆以及加拿大蒙特利尔、美国硅谷和英国利物浦的研发中心体系,并计划在西安、武汉、成都、重庆和石家庄建立新的研发基地。海康威视拥有视音频编解码、视频图像处理、视音频数据存储等核心技术,及云计算、大数据、深度学习等前瞻技术,针对公安、交通、司法、文教卫、金融、能源和智能楼宇等众多行业提供专业的细分产品、IVM智能可视化管理解决方案和大数据服务。在视频监控行业之外,海康威视基于视频技术,将业务延伸到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和汽车电子等行业,为持续发展打开新的空间。
海康威视在中国大陆35个城市设立分公司及售后服务站,在境外,设立香港、荷兰、南非、印度、迪拜、美国、加拿大、巴西、俄罗斯、新加坡、意大利、澳大利亚、法国、西班牙、波兰、英国、韩国、哥伦比亚、哈萨克斯坦和土耳其等37个分支机构(截止2017年12月30日)。海康威视产品和解决方案应用在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G20杭州峰会、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APEC会议、荷兰阿贾克斯、缅甸智能交通、丹麦机场等重大安保项目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海康威视是全球视频监控数字化、网络化、高清智能化的见证者、践行者和重要推动者。连续六年(2011-2016)蝉联iHS全球视频监控市场占有率第1位1;连年入选“国家重点软件企业” 2、“中国软件收入前百家企业”3、A&S《安全自动化》“中国安防十大民族品牌”、CPS 《中国公共安全》“中国安防百强”(位列榜首);2016-2017年, A&S《安全自动化》公布的“全球安防50强”榜单中,蝉联全球第1位。
2010年5月,海康威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股票代码:002415,长期位居中小板市值前3位。基于创新的管理模式,良好的经营业绩,公司先后荣获“2016&2017CCTV中国十佳上市公司”4、“中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价值十强”5、“2016年A股上市公司未来价值排行以及A股最佳上市公司”榜首6、“第六届中国上市公司口碑榜最佳公司治理实践奖”7、“中国中小板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最佳董事会”8"上市公司金牛投资价值奖”和“最佳投资者关系管理奖”9等重要荣誉。
海康威视秉承“专业、厚实、诚信”的经营理念,坚持将“成就客户、价值为本、诚信务实、追求卓越”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行动准则,不断发展视频技术,服务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