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听号

  • 我在现场

  • 微视频

  • 视听E刊

  • 积分商城

  • 登陆/注册
  • 首页
  • 资讯
  • 产品
  • 企业
  • 访谈
  • 会议
  • 展会
  • 招标
  • 案例
  • 人才
  • 技术
  • 商情
  • 专题
  • 论坛
  • 视听●时尚
  • 耳机
  •  
  • 直播
  •  
  • 智能音响
  • VR眼镜
  •  
  •  
  • 投影机器人
  • 蓝牙音箱
  •  
  • 微投
  •  
  • 播放器
  • 视听●发烧
    视听●家庭
    视听●商用
    视听●工程
    视听●集成
    中国视听网(www.av-china.com) > 行业资讯 > 视听信息(专业音响) > “沉浸式”旅游演艺:技术站在山顶,内容却还在半山腰
    “沉浸式”旅游演艺:技术站在山顶,内容却还在半山腰
    更新:2020-11-19 10:14:48 稿件:中国文化报 调整大小:【

    近来,一些知名景区推出的演艺项目
    几乎都打上了“沉浸式”的标签:
    宁波老外滩历史街区上演了18场“沉浸式”表演
    浙江建德推出大型“沉浸式”实景演出《江清月近人》
    武汉《夜上黄鹤楼》“光影+演艺”“沉浸式”故事演绎……
    “沉浸”,正在成为旅游演艺项目
    满足观众体验的共同策略。

    2019年末,有专家根据国内演出市场的发展情况提出:“沉浸式”演艺将成为新风口。数据显示,2018年“沉浸式”旅游演艺总票房达4亿元,且同年新增“沉浸式”演出11台,演出总台数达23台,同比增长76.9%。《NeXT SCENE 2019年发布的全球“沉浸式”设计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沉浸式娱乐产业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45亿美金的市场估值,这还没有包括452亿美金的主题公园产业,两者加起来则是近500亿美金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411亿美金的全球电影票房。由此,国内业内人士普遍看好“沉浸式”旅游演艺,认为其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将成为资本竞相追逐的蓝海。

    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VR、AR、MR等先进技术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文旅景区的硬件设施项目中,但与项目设备依靠最新尖端技术不同,作为景区的“软性”组成部分,旅游演艺是让游客直接感受文化内涵和强化体验的载体之一。如何将“沉浸式”与旅游演艺进行完美结合,是体验经济时代下的全新命题。不过,现阶段的“沉浸式”旅游演艺作品口碑高低不一,有的受到热捧,也有些作品备受质疑。从观众、游客的反馈来看,人们普遍愿意尝试体验、欣赏“沉浸式”旅游演艺项目,但感觉有的演出“形式华丽,内容空洞”,“沉浸式”只是吸引人的“噱头”。


    “太震撼了,看得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体验了一场精妙绝伦的千年穿越之旅。剧场里,没有固定舞台,边走边看,宛若进入了时间迷宫。”

    “逛景区的时候,一直有穿汉服的演员在眼前表演,有时候觉得挺入境,很有穿越的感觉,但有时候也觉得尬。”

    “两三分钟过后,VR带来的新鲜感一消失,就有点审美疲劳了。”

    “我体验过两次‘沉浸式’演出,不知道‘沉’在哪儿、‘浸’在哪儿,看广告宣传视频比实际体验要好。”
    ……

     

    其实,“沉浸式”演艺本身是一种舶来的概念,业界一直有两种主张:一种走“技术流”,更注重科技手段带来的场景体验;一种是“内容派”,主打剧情的场景体验,以沉浸式戏剧为代表。

    现在,“技术流”正在从“边走边看”向“虚拟现实”进阶。

    疫情后归来的“沉浸式”体验演出,日益受到游客们的喜爱,为文旅业深度融合创出新机遇。灯光技术、动捕技术等为沉浸式体验提供了有力支持。相关专家认为,新技术的应用将为“沉浸式”演艺带来突破性的改变。“第一就是减少成本,当我们使用虚拟AR全息技术结合屏幕显示,观众视觉感官与观看实景无异,演职团队成本下降了。一些演艺集团侧重技术研发,强调技术在实现沉浸式效果中的重要支持作用,诸如动作捕捉技术、VR、声控、光控、触摸、体感,以及AI技术、LED、投影、灯光等。“譬如在一座城市中的夜游景区增强沉浸式体验,我们会从当地的文化特色中寻找能够与游客实现互动的部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令游客有穿越之感。”在温再林看来,新技术的加持,将令艺术呈现出新的样貌。

    沉浸式剧场项目目前在全球虽然还很少,但一票难求是普遍现象。《Sleep No More》自2011年开售后,长盛不衰,影响力深远。引入国内的上海版更加被炒出数倍价格。

    创作者却面临着困惑。对于资深戏剧制作人傅若岩来说,尽管技术的辅助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演出的人员成本,但也令创作者很难去驾驭。“这其中最大的矛盾在于,如今创新发展的技术和创作人的创作理念无法融合。我也了解到国外一些‘沉浸式’演艺作品,他们仍在强调如何在创作的细节上服务于每一个观众,考虑如何让观众更好地‘沉’进去,更注重体验感。目前国内许多‘沉浸式’演出距离这些成功作品还有差距。”傅若岩认为,一台优质的演出离不开演员精湛的表演与剧情巧妙的设计,只有内核足够强大,才会有持续的生命力。

    正是如此,“内容派”更强调在叙事框架和细节方面下功夫。“传统的剧院演出其实就像一个框架,是艺术家为观众创造了一个看世界的视角。观众像一个站在橱窗边看到厨师做甜点、感到非常饥饿的人,却没有办法吃到这个甜点。框架给观众提供了很多东西,同时也带来了限制。”美国白马无线工作室创意人与创意总监大卫·巴萨克说,“沉浸式”演艺就是要引导观众进入到故事中,作为其中的一个人物。演出进行的过程中,观众就在故事世界里遨游,而不是旁观这个世界、聆听这个故事。从观演体验到沉浸体验,根本上要求创作者勇于打破传统叙事框架。“要从传统因果叙事方式中摆脱出来,要意识到之前的框架带来了阻碍。艺术创作者要有勇气和观众一起创造新的互动体验。”

    实际上,在细节设计方面,一些主题公园走在了前面。比如迪士尼主题乐园会在每个角落设计细节,令游客时刻感知并进入假想——如果我能够驾驶宇宙飞船会怎样?这种假想,令游客快速沉浸在主题公园营造的娱乐体验中。鉴于此,马克·哈里斯在演出中也不断尝试细节的设计。他要求演员进行引导式表演,以非常个性化的方式和观众进行互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表演者会带领观众穿过一个场景,其次,就需要每一个细节来抓住与观众协作的机会。”

    在全球拥有众多观众的HBO人气科幻剧集《西部世界》,根据原作故事IP创作了同名“沉浸式”戏剧版本,并建立了沉浸式剧场和主题公园。他们在对剧集故事和场景的复原中,通过具体细节的设计令观众成功“入迷”。《西部世界》“沉浸式”戏剧版本主创团队成员马克·哈里斯称,这种“入迷”是一种“被动入迷”,得益于团队始终专注于讲故事和营造体验,专注于细节的设计。“我的工作有两条原则,一是让观众进入被动入迷的状态,令其能够被吸引到故事当中来;二是让故事的讲述者与观众进行协作,比如讲故事的人会给观众很多细节,这些细节将激发观众积极地想象,从而沉浸于故事当中。”马克·哈里斯说。

    不过,“内容派”并不拒绝“技术流”。值得注意的是,《西部世界》沉浸式戏剧场景的打造,其实也要依赖VR技术,通过模糊真实和虚拟世界的边界,把观众“无缝”带入到故事世界当中。

    福楼拜说过:“艺术越来越科技化,科技越来越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将于山顶重逢。”“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在我看来,技术更像是站在山顶,而内容创作还在半山腰,如何让两者汇合,值得我们好好考虑。”傅若岩说。

    由此可见,我们既不能盲信仅通过科技
    就可以实现观演关系和效果的根本性改变,
    也不能让为演出内容服务的科技手段
    沦为吸引游客的营销噱头,
    而应从“文旅+科技”的层面来看待
    “沉浸式”旅游演艺
    旅游景区是场景载体,
    文化内容是内核灵魂,
    数字技术是方式手段。
    摆脱浮夸的标签式的“沉浸”,
    深入挖掘文化旅游内容和元素,
    借助科技手段将演出内容潜移默化地
    融入到旅游体验中去,
    或将是未来“沉浸式”旅游演艺发展的关键。

     网友评论
     编辑推荐
    • 2019年视听行业大型活动之走进企业(西安)
    • 2019年视听行业大型活动之走进企业(河南)
    • 2019视听行业万里行系列活动——走进河南
    • 2019视听行业全国巡展中国·郑州
    • 跨界互联智慧办公,看东方中原2019OA展
    • 安徽桐城市考察团到访卓远,探讨VR产业落地!
    • 视听新生态论坛暨AV生态  智慧生活(北京站)圆满举行
    • AV生态 智慧生活——2019视听行业万里行武汉站圆满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