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视听网服务热线:400-6789-360
⊙  中国视听网 > 行业新闻 > 专业音响 > 视听信息 > 笑寒松:汽车电子或将成下一个三包产品

笑寒松:汽车电子或将成下一个三包产品

中国视听网资讯 更新时间:2013-9-25 16:49:37  编辑:温情  [ ]     手机访问
分享到:

10月1日,汽车三包法规将正式生效。这一有利于消费者的重要法规真正试行,不仅对汽车厂家带来新一轮的考验,同时也会对汽车经销商、4S渠道带来重大的考验。同时不能忽视的是,三包政策对汽车后市场的考验一点也不会比前端市场要小。

立法未出,不少专家、网友就觉得汽车三包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较大困难,根据调查显示,高达88%的网友感觉“汽车三包”执行的力度困难重重,例如“同一问题修理超五次可以换车”、“三包修理零部件须原装”、“维修免收工时费和材料费”等一系列条款,要执行和维权起来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不少业内人士也表示,汽车三包规定执行起来困难重重。首先,汽车三包政策的实行将要遇到一个最致命的问题,那就是由谁来认定汽车质量。目前国内的汽车鉴定机构比较少,而且费用昂贵,程序复杂。当汽车发生质量问题时,一般只能由生产企业自行检测鉴定,客观性、公正性很难得到保证。因此,检验机构是否权威中立、检验标准是否科学周密,将直接决定着“三包”能否有效实施。

在这里,笔者不禁联想到国内的汽车电子后市场,对于整车市场的质量三包尚且困难重重,汽车电子市场的“三包”更显得遥遥无期。首先,汽车电子市场从兴起到现在不满15年,没有真正的大众品牌,大众参与度和关注度不够;第二,缺乏产品出厂统一的质量标准,各家的产品好与坏也只由各企业自己把控,企业标准显得不够公信力;第三点也是最致命一点,市场没有形成建立汽车电子行业标准的共识。

汽车电子行业将会是第几个“三包”产品?

就拿早前引起大众热议的“闯黄灯”事件来看,热销的“行车记录仪”进入国内已经有一段长的时间,但对于“行车记录仪”的出厂产品标准如何界定,市场还是一片空白;除了车主之外,对行车记录仪质量最关注的要算媒体:要从摄像头调校角度、夜视清晰度、放颠簸能力等各方面去评价一个行车记录仪是否合格……一时间各类帖子攻略满天飞;而所谓的“市场标准”多大是商家说自己的产品达到什么标准,中间缺乏质监部门、行业协会的监管;而对于售后保障,多数是厂家渠道商自己提供1--2年的保修,至于车主权益受到损害的时候,怎样去维权,大家也是语焉不详了。

“ISO16949:2009”是目前针对汽车生产和相关配件组织应用ISO9001:2008的特殊要求,也是目前最权威的关于汽车电子标准的规定之一,目前,国内、外各大整车厂均已要求其供应商进行ISO16949:2009认证,所以对于前装的配套电子产品,质量把关是做得最好的;而后装车载导航厂家一些实力雄厚企业的知名品牌,都通过了ISO16949的标准,但因为不是硬性规定,市场也混乱,目前没有通过标准的企业仍占不少的部分,车主唯有在购买的时候多提一个心眼。

国内对汽车电子标准执行欠缺力度

相对于车载导航标准的空白,世界各地对汽车安全电子产品的标准,更有具体实质性的进展,但在我国仍缺乏执行力度。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制定并强制实施TPMS法规的国家。美国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THTSA)制定了FMVSS 138法规,要求2007年9月以后,所有在美国销售的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4536kg的四轮乘用车和商用车都必须安装轮胎气压监测系统。在美国联邦立法和市场商机的推动下,各大汽车电子狗电子企业投入了极大的研发热情,同时还有许多知名芯片制造企业纷纷加盟,不断推出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性能更可靠、寿命更长的新一代产品。目前,在美国TPMS装备已经非常普及。

而我国《汽车电子轮胎气压监测系统(TPMS)》标准重点内容,规定了适用于各类汽车电子狗及轮胎形式,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M类和N类),以及有内胎和无内胎轮胎,且其它类型车辆使用的TPMS也可参照执行(如两轮摩托车和工程机械)。我国的TPMS虽然列明产品应当有更短的欠压报警时间等规定,但没有硬性规定每台新落地的商用及成用车必须装上TPMS,而且没有强制性的要求。这样的标准掺劣掺假的灰色地带很多,而且扼杀企业自主研发的积极性。

有汽车后市场的经销商表示,由于汽车电子行业仍是渠道品牌,由于缺乏行业标准,市场本身就比较混乱,山寨、假冒和品质不过关的产品仍占有低价市场份额,低消费者在选择时多欠缺采购的知识,很大部分是听从4S店、美容店内工作人员的推介而选购产品,这里就形成了信息“真空”,一些不法门店存在欺客的情况;每年3.15,投诉导航质量不好,导航地图乱指路等问题都会浮出水面,也是由于汽车后市场缺乏一个公正的标准。

更多相关:

分享到:


资讯搜索

声明:免责声明:本文章由音响网提供,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视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专业音响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产品导航

设为首页 | 商务信息 | 视听资讯 | 本站动态 | 关于中国视听网 | 网站地图 | 网站RSS | 视听3G | 友情链接
本站网络实名:中国视听网[专业版] 国际域名:www.av-china.com
版权所有 2004-2013 深圳中投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邮箱:web@av-china.com 电话:+86-755-33019199(十八线) 传真:+86-755-33010311
深圳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