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悬疑七:3D电视能否成气候?
2011年初的CES(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上,3D电视成为彩电行业主推的产品。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专家安永成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如果说2010年是3D的产业化元年,那么2011年则是3D产业化发展的一年。全球3D产业的发展超出了所有预测家的想象,2010年全球3D电视出货量达到250万台,2013年将达到2700万台。我国消费者对3D电视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中国立体视像产业联盟的消费者调查数据显示,73.7%的消费者未来3年内有购买3D产品的意向。
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调查办公室2010年6月份的调查显示,消费者无法接受3D电视的主要因素中,价格昂贵和节目源匮乏占据前两位。到2010年12月份,情况已有很大改观,央视、北京、上海等电视台都在酝酿3D频道,全球3D电影的制作2011年也将达到70多部。至于价格,随着生产技术的成熟、产业链的完善及产品竞争的加剧,3D电视价格预计2011年会下降到城市小康居民可以接受的程度。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预测,2011年3D电视的销售额比重将可达到30%。
帕勒咨询公司资深董事罗清启则提出不同看法,3D电视在2011年可以成“气”,难以成“候”,彩电厂家为了寻找新的利润点,会大力推广3D电视,但囿于片源及3D频道资源的稀缺,3D电视对普通消费者的吸引力有限。
页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更多相关: AV集成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
【内容导航】
- 第1页·家电产业喜忧参半 2011年十大悬疑待解
- 第2页·悬疑一:政策眷顾的好日子“到头了”?
- 第3页·悬疑二:巨头扩张,江湖混战,家电业将丑闻频发?
- 第4页·悬疑三:家电业会否继续“白强黑弱”
- 第5页·悬疑四:“黑白通吃”能否成功?
- 第6页·悬疑五:物联网技术在家电业到底能有怎样的应用?
- 第7页·悬疑六:高世代液晶面板线过剩?
- 第8页·悬疑七:3D电视能否成气候?
- 第9页·悬疑八:等离子能否翻身?
- 第10页·悬疑九:“美苏”还是“苏美”?
- 第11页·悬疑十:京东会否“被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