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视听网 > 行业新闻 > 投影显示 > 技术学园 | 技术动态 > 揭秘maxTouch技术实现大尺寸触摸屏

揭秘maxTouch技术实现大尺寸触摸屏

中国视听网资讯 更新时间:2011-1-14 9:49:29  编辑:影子  [ ]     手机访问

内容导航:

触摸屏技术的基础知识



  不论是大尺寸或小尺寸,任何触摸屏产品的成功都在于设计时所选用的技术,其中最重要的是投射电容技术、传感器设计以及驱动芯片。

  1.投射电容技术

  现在的产品绝大部分都采用电容式触摸屏,当物体(如手指)靠近或碰触屏幕表面时,通过测量电容(保持电荷的能力)中的微小变化来操作。但是,并非所有电容式触摸屏的实现原理都相同。电容/数字转换(Capacitive to Digital Conversion,CDC)技术和用于电荷收集的电极空间排列的选择,对产品的整体性能和功能有重大的影响。

  产品制造商对触摸屏中电容变化的安排和测量有两个基本选择:自电容和互电容。早期的电容触摸屏多为自电容,测量整行或整列电极的电容变化。这种方法对于单触摸点、或简单的双触摸点应用没有问题,但是对更高级的应用就有严格的限制,因为当用户同时触压两个地方时会导致位置不明确。该系统以两个x轴和两个y轴有效地侦测触摸点,但无法知道是哪一个x轴和哪一个y轴相匹配,导致被侦测的触摸点会产生“鬼点”位置,降低准确性和性能。

  另一种互电容触摸屏幕使用正交矩阵排列的发射和接收电极,因而能够测量横轴和纵轴电极交互处的点。利用这一方法,可以侦测出每个触摸点对应的特定(x,y)坐标对。举例来说,如果出现两个触摸点,互电容的检测结果由(x1,y3)和(x2,y0)表示;但在自电容式系统中则由(x1,x2,y0,y3)表示。(参见图1)

揭秘maxTouch技术实现大尺寸触摸屏
图1:自电容和互电容的对比


  在左边的自电容中,每条X和Y轴被轮流地触发/感应,一条轴线上的两根手指触击和一根手指触击的坐标结果相同。会出现不明确触击的“鬼点”位置,通过软件可以进行某种程度的校正。

  在右边的互电容中,每条X轴被轮流触发,扫描Y线轴以侦测电容的变化,屏幕上的每个“节点”(XY交叉点)可以单独地标示,屏幕上所有的触摸点都可以准确地感应。

  最基本的CDC技术也会影响性能表现。在充电过程中保持接收线路零电势,而且仅在被使用者触摸的特定发射电极X和接收电极Y之间转移电荷。虽然也有其他的技术存在,但是CDC的关键优势在于它不受噪音和寄生效应的影响。这种免疫力可增加额外的系统设计灵活性。例如,传感器IC能够放置在紧邻传感器的FPC上,或是更远处的主电路板上。

  2.传感器设计

  电极间距是传感器设计中的关键参数,它指的是电极密度,或者更具体而言,就是触摸屏上的(x, y)“节点”,它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触摸屏的分辨率、准确度和手指分离程度。当然,不同的应用就有不同的分辨率要求,不过如今的多点触摸应用必须能解读精细的触摸动作,如拉伸和挤压的指尖,这需要高分辨率来唯一地辨别出多个相邻的触摸点。

  通常,触摸屏要求横轴和纵轴电极间距约为5毫米以下(源于拇指和食指夹紧时所量得的指尖到指尖的距离),这使得产品可正确地跟踪指尖动作、支持手写笔输入,并利用适当的固件算法杜绝误触。当电极间距在3到5毫米之间,触摸屏就能够支持笔尖更细的手写笔输入,从而可大幅提高准确度,让产品能够支持范围更广的应用。

  3.触摸屏驱动芯片

  任何成功的触摸传感器系统的核心都是底层芯片和软件技术。当和任何其他的芯片一起设计时,触摸屏驱动芯片应具备高集成度、最小的引脚、近乎零功耗和灵活性,以支持大范围的传感器设计与实现方案。任何驱动芯片都可通过速度、功率及可达到的灵活性等方面的平衡来衡量。

页码: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更多相关:  AV集成

文章来源:中国投影网


资讯搜索

声明:本站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本站的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视听网”。

网友评论

投影显示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产品导航

设为首页 | 商务信息 | 视听资讯 | 本站动态 | 关于中国视听网 | 网站地图 | 网站RSS | 视听3G | 友情链接
本站网络实名:中国视听网[专业版] 国际域名:www.av-china.com
版权所有 2004-2011 深圳中投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邮箱:av-china@3v.cn 电话:+86-755-33019199(十八线) 传真:+86-755-33010311
深圳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