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视听网 > 行业新闻 > 家用音响 > 视听信息 > 2010中国(深圳)消费电子展开幕

2010中国(深圳)消费电子展开幕

中国视听网资讯 更新时间:2010-4-13 19:29:55  编辑:温情  [ ]     手机访问

内容导航:

2010中国(深圳)消费电子展开幕


  2010年4月9日,以“数字技术,创新生活”为主题的2010中国电子技术年会,2010中国(深圳)消费电子展在深圳市会展中心2号馆、3号馆、4号馆隆重举办。

  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吴基传;工业与信息化部总经济师周子学; 深圳市常务副市长许勤;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聂玉春;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德毅;姚建铨;中国电子学会量子电子学与广电子学分会主任委员周寿桓;中国电子事项行业协会会长李东生;国家自然基金委副主张兆田;中国电子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汝林等领导和嘉宾出席本次电子展开幕典礼。

  主办方邀请中国电子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汝林主持大会,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吴基传为大会致开幕辞,并代表中国电子学会对2010年中国电子技术年在深圳的召开,以及中国消费电子展的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 

  2009年,面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远景之下,中国政府及时出台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家电下乡,以旧换新,4万亿的投资等一系列的投资,有效的使电子信息产业总体回升的趋势很明显。与此同时,中国电子产业核心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矛盾和问题仍然存在,但是这场由美国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新机遇和挑战。中央提出的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为我们抓住世界新一轮发展指明了方向。

  当前,充分把握和利用好电子信息领域的新技术是促进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升级的重要手段。我想借今天的会议讲三点看法。

  一,电子信息领域近期涌现了新的技术融合使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的难得机遇。云计算不断升级的影响中,传统的IT产业结构也将为新兴的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等带来重要的变化。计算机技术与传统技术,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催生的互联网进一步密切了人类和自然的沟通与交流,使人和物之间更加密切,和谐互动带来了新的产业发展空间。 

  三网融合的进展关键指技术发展,都是我们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过程中需要予以关注的新型技术。

  二,要以科学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观察和对待新技术的产生与发展。电子信息领域,新技术的应用和新概念的层出不穷,这是市场需求变化的快速,技术进步创新活跃的表现。对产业的发展有其积极的因素,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和观察,把握技术的走向不是一个新的技术概念,一提出来就能够马上转变为生产力。从科学概念转化成为技术,一定要有一个时间的过程。一种技术的出现转变为新的产业,同样也要经过一个时间的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科学的辨别新兴行业的发展趋势,慎重的选择技术的走向,才能实事求是的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三,加强政府管理和生产,教学科研和使用的结合。积极的推进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有些技术学术界很热,产业界不那么感兴趣。有一些概念企业很看好,但是政府和学术界又不以为然。有一些技术成果转换以后,不被市场所认可,难以产业化。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的原因是在政府的监管和宏观的调控,以及企业的生产和科研的研究,以及市场的使用等在技术创新的合作环节上有所脱节。

  为了搞好各个环节的定位,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核心技术的创新才有力得到解决。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各种矛盾才会得到比较好的解决。 

  2010年是制订“十二五”规划的一年,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的思路,工作和成就将直接关系到新的五年计划的目标方向。科学的把握好新型技术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的关系至关重要。

  作为电子领域国家学术群体,中国电子学会成立48年以来,在发扬自主创新的精神,推动电子科学创新能力的建设,促进电子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方向,做出了自己应有的努力。

  今天,我们即将颁发的2009年度中国电子学术,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奖是学会站在电子科技创新发展的高度,通过专家客观公正的推荐评选得出的。每一年度的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科技奖有利的推动了电子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今后中国电子学会写将一如既往的引导新技术的发展趋势,推动我国电子领域的科技创新,为促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而不懈的努力。

  最后,借此机会,对深圳市人民政府,对本次会议的支持和关心,以及为本次会议做出辛勤劳动的全体会务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预祝2010年中国电子技术年取得圆满成功,谢谢!

页码: 1 2 3 4 5 6  下一页

更多相关:  AV集成

文章来源:音响网


资讯搜索

网友评论

家用音响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产品导航

设为首页 | 商务信息 | 视听资讯 | 本站动态 | 关于中国视听网 | 网站地图 | 网站RSS | 视听3G | 友情链接
本站网络实名:中国视听网 | 视听网 | 视听产品报价 国际域名:http://www.av-china.com
版权所有 1999 中国视听网 邮箱:web@av-china.com 电话:+86-755-33225360(十二线) 传真:+86-755-33010311
深圳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