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平板电视市场处于高速发展之中,2009年,市场需求已超2000万台,据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调查办公室数据显示:预计到2010年一季度止,中国居民家庭平板电视拥有量将达到5200万台,同时,2010全年国内市场也将产生2800万台以上需求量。随着中国平板电视消费需求的不断扩大,产品品类不断增加,随之引发的产品更新速度快、产品功能增加、尺寸不断扩大等问题都成为引发产品品质的主要问题,而企业的售后服务问题更考验着消费市场的和谐发展。
今年央视的3.15更对平板电视保修问题进行了更多的关注,晚会的第一个专题揭露了众多外资彩电品牌玩文字游戏,以“平板电视不是彩色电视机”为借口,逃避电视屏幕三年保修的义务。著名家电专家、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表示:平板电视作为CRT电视的替代产品已成为目前中国彩电市场的主流产品。“平板电视不是彩色电视机”的说法稍显荒谬,与其说是玩文字游戏,不如说是外资品牌对责任的推卸,但监管部门执法不严,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平板电视质量尚待提高 企业自律方能更促健康发展
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09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中,关于产品质量的问题最为突出,占所有投诉量的58.9%。分品类统计中,电视机产品投诉量位列第六位,比2008年投诉量排名上升一位。
随着平板电视产品取代CRT电视成为市场主流,产品更新速度快引发的产品品质问题频发。据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调查办公室《2010年中国平板电视消费者使用评价及售后满意度报告》抽样调研数据显示:现阶段,在城市消费者家庭已购买的平板电视中,出现过故障的比率维持在10%。但消费者对屏幕故障投诉情况仍然最多,占到28.94%,但相比去年减少了7.26个百分点,夏普、三星、松下等屏幕制造工艺可靠性有所提升。另外,二次收费问题成为最新的投诉热点,主要集中在平板电视底座、挂件的二次收费问题,消费者在安装平板电视之前除了要缴纳购买电视费用,如想正常使用还需二次购买底座或者挂件,海尔等企业已经将二次收费取消改为底座、挂架二选一的方法。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表示:平板电视产品可靠性问题应当引起整个电视行业和生产企业的重视。缺乏可靠性规范的产品,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其性能成抛物线下降的速度就很快,导致质量问题频出,同时给售后服务带来巨大压力。对于企业而言,好的产品品质不应以降低消费者使用满意度为代价,企业在提供产品的同时,更应首要考虑消费者的使用情绪,正所谓“科技以人为本”。
“平板电视不是彩色电视机”言论制造者 情何以堪?
从1999年开始,平板显示技术发展初露端倪,诸多彩电制造企业纷纷加入平板显像技术的研发中;直至2004年国平板电视市场初步形成,平板电视显示技术已发展成熟,并应用于日常家庭用,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正是开启了中国平板电视市场发展的“元年”,平板电视产品逐渐替代CRT电视产品成为消费市场的主要选择产品。时至今日,中国平板电视市场需求量已突破2800万台,截止2009年底,已形成5800万台的平板电视家庭保有量。
目前为止,众多一线品牌已经停产CRT电视,二线品牌还在少量维持,但是从总体趋势看,都已经把CRT作为补充和辅助。尽管在家电下乡中,还有一定量的CRT电视产品,但据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调查办公室数据显示:预计今年五一左右,各彩电制造企业的CRT产品线将基本上处于清理库存状态。平板电视无论从产品形态、市场发展态势上来看,都是CRT传统电视(含背投产品)的更新换代产品,仍属于彩色电视机的一个品类,对于众多外资所崇尚的“平板电视非彩色电视”的说法根本不能成立!对于将平板电视从彩色电视中剥离开来,更核心的意图或许就是逃避对显示屏(面板)的保修职责,毕竟整个屏幕(面板)基本上占据了整机成本的60%。
平板电视三包亟需尽快出台 落实责任归属
对于近期关于平板电视屏幕不属三年保修的争论,早已引起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平板电视售后服务正在经历企业诚信,行业自律,到国家强制的发展阶段。工信部早在09年7月份就曾向彩电生产企业、液晶和等离子屏生产企业、相关配套企业发出《提高平板电视售后服务标准》的意见函,倡议整机企业对消费者实行整机质量保证期1年的服务承诺,对等离子显示屏、液晶显示屏、组件等延长至3年的服务承诺,并得到了多数国产品牌的积极响应。
即使在国家迟迟未能出台平板电视三包规定的情况下,众多国产平板电视制造企业也逐步实现了显示屏从一年保修到三年保修的消费承诺。目前,海信、长虹、康佳、创维、TCL、海尔等国产彩电企业,实现了出现性能故障7天包退、15天包换、整机1年保修、显示面板等主要部件3年质保,并提出延长整机保修时间、超常规及时服务响应、免收底座/挂架费等诸多利于消费者的服务条款。而东芝、索尼、松下、夏普、三洋、飞利浦、LG、三星等外资或合资品牌,其显示面板的保修期限最高则为两年。平板电视制造企业正通过为消费者提供超期望值的服务,推进平板电视维修服务的行业升级,促中国平板电视消费市场的和谐发展。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表示:部分企业产品保修仅限两年,这导致此部分消费者在使用到第三个年头、进入故障频发期后,一旦遭遇显示面板故障,享受不到三包政策,消费者要再付出数千元甚至上万元的高昂代价进行维修、更换,往往陷入到“买得起、修不起”的尴尬境地。一方面不利于整个行业的良好发展,另外一方面,更对品牌形象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影响消费者信赖感。众多外资彩电企业应及时调整策略,避免因保修问题影响企业发展,导致“得不偿失”。
更多相关: AV集成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