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展示
品牌展示
智能座舱发展趋势研究

智能座舱的发展趋势

智能座舱演进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传统座舱电子(分散式模块);(2)智能座舱(中控平台、液晶仪表等系统集成);(3)未来座舱(与智能驾驶、V2X等集成)。随着智能网联化程度的快速提升,目前第二阶段进入普及期,第三阶段已经进入导入期。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智能座舱的发展趋势进行阐释。

智能座舱的集成化趋势

在传统汽车座舱中, 仪表组、IVI 和HUD 等配置都是由独立的电子控制单元(ECU)进行操控。各个控制单元不能良好地进行通信,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集中式的计算平台。该平台不仅能够降低成本,还能让开发者利用整车的资源进行更多应用的开发。在智能座舱的一体化车载硬件上,不需要每个功能实体由真实的硬件承载,只需要在车载主芯片上进行虚拟化的软件配置,形成多个虚拟机。在每个虚拟机上运行相应的软件实例,即可实现仪表、中控和HUD 等各种功能实体,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实现了软件定义汽车。这种方式能够打破硬件隔离的限制,取代传统单芯单屏的设计,实现一芯多屏的功能。

输入形式发展趋势

从现有的智能座舱发展趋势来看,屏幕显示尺寸趋于变大,同时多屏显示也成为趋势,屏幕数量、分辨率水平和尺寸进一步提升,大屏化、多屏化趋势显著。多功能性在座舱设计中将得到更多的应用。比如,车窗既可以遮风挡雨,又可以作为显示信息的载体。

未来,智能座舱内部的屏幕将会被无屏幕载体替代,比如:利用眼动交互方式,通过计算机技术对相机拍摄的人眼图像进行实时计算,得到视线注视方向和位置,将信息呈现在视线范围内,呈现的方式可以是全息影像、智能玻璃、智能表面、AR-HUD(增强现实)等。

与智能驾驶技术结合

智能驾驶是汽车智能化的重要发展方向,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的结合是未来汽车发展的一个方向。随着智能驾驶等级的提高,对智能座舱的设计及用户对于座舱的需求也在发生改变。汽车的智能驾驶功能需要为其提供重要的控车信息和环境感知信息,完成对驾驶舱内人员的状态及情绪的感知。汽车智能座舱未来设计应关注用户对于智能驾驶的功能需求,比如泊车、巡航和车辆进出车库等。

构建用户使用场景

智能座舱不是智能化技术的简单拼凑在一起,而是从用户的实际出发、从实际的应用场景出发来设计各个功能,以此达到各种功能的相互融合,更好地提升用户使用的舒适度和便捷性。

比如在会议模式时,智能座舱会变成一个小型的“私密会议室”,会议视频会投射到车内的屏幕上,同时会议的声音也同步到座椅内置音箱;在休闲模式时,方向盘可以收进去,座椅后移延展变成躺椅形式;在驾驶模式时,用户可以得到关于这个目的地的一些基础信息,如旅游景点、风土人情介绍等以及景点门票的购买等。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让用户体验到更加方便快捷的智能座舱服务,从而满足用户的各类需求。

当前阶段智能座舱的发展表现出屏幕显示的多元化、科技配置丰富化、车联网内容和服务的丰富化、平台强大化、交互多模化、场景情感化、生态开放化及持续迭代升级的趋势。通过与智能网联的融合,智能座舱通过语音、手势、生物识别等多种交互方式,为用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体验,满足多种使用需求。汽车智能座舱将成为汽车智能化的一个重要竞争领域和创新战场,智能座舱产品也会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2023深圳国际全触与显示展顺势而上,将全新升级智能座舱与车载显示技术专区:覆盖车载显示产业上游材料和装备工艺、中游显示面板和终端创新应用全产业链,共瞻车载显示应用新生态。

发布0
相关资讯

版本权所有©2004-2023 视听网 AV-China.com
 服务热线:18928465580(微信同号) 刘生

触屏版电脑版

  • 视听荟
  • 视听号
  • 刷新
  • 分享
  • 我在现场
  •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