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工业互联网正处在产业格局未定的关键期和规模化扩张的窗口期。赛轮集团作为国家工信部批复的轮胎行业唯一的"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企业",秉承着在行业内率先探索工业互联网应用技术并形成产业示范引领的使命和责任,赛轮集团构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基于赛轮工业互联网的探索应用,结合5G、AI等技术的发展,赛轮规划了在工业互联网和5G、AI等方面的25个重点业务场景。
在轮胎的成品外观检测这一细分场景中,赛轮集团就已经应用上了AI这一技术,具体是怎样的呢?
那就得从轮胎的外观检测工序说起了~
轮胎生产入库的最后一个环节,需要人工从各个方位对轮胎进行外观检查,以确认是否有异常情况,避免日后可能的隐患。正常情况下,需要人分别站在轮胎下线口的左侧、前面、右侧分别检测轮胎是否有异常,每个位置不少于5秒。
外观检查后台算法检测效果图
现阶段,对于外观检测环节的质量工作质量保障,除了后台的QA人员巡查外,就是依赖员工的工作责任心。
然而,赛轮集团目前具备全钢子午线轮胎超540万条、半钢子午线轮胎逾4000万条、非公路轮胎6万吨以上的年生产能力,平均每个检查员每天需要人工检查400-500条轮胎,员工工作量相当大。
那,如何才能有效地保障检测质量呢
秉承着在行业内率先探索工业互联网应用技术并形成产业示范引领的使命和责任,赛轮集团与海康威视以及生态合作伙伴的专家团队们,针对这一业务场景,结合轮胎外观检测工作规范,依托海康威视“视频+AI”的技术产品体系联手打造了“外观质检视觉合规行为识别系统”。
“外观质检视觉合规行为识别系统”现场图
该系统运行以来,发现600余条不合规行为,不合规行为比率大幅下降,且巡检的QA资源投入也实现大幅减少。在这背后,品质生产得到了有效地保障,企业资源投入实现了切实的减少。
基于目前取得的成果,赛轮集团还将继续依托海康威视在视频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的技术积累,进行深入合作,不断提升对轮胎行业的赋能价值,推动我国轮胎产业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海康威视是以视频为核心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面向全球提供综合安防、智慧业务与大数据服务。
海康威视全球员工超26000人(截止2017年底),其中研发人员和技术服务人员超13000人,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额的7-8%,绝对数额占据业内前茅。海康威视是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单位,以杭州为中心,建立辐射北京、上海、重庆、武汉、新疆以及加拿大蒙特利尔、美国硅谷和英国利物浦的研发中心体系,并计划在西安、武汉、成都、重庆和石家庄建立新的研发基地。海康威视拥有视音频编解码、视频图像处理、视音频数据存储等核心技术,及云计算、大数据、深度学习等前瞻技术,针对公安、交通、司法、文教卫、金融、能源和智能楼宇等众多行业提供专业的细分产品、IVM智能可视化管理解决方案和大数据服务。在视频监控行业之外,海康威视基于视频技术,将业务延伸到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和汽车电子等行业,为持续发展打开新的空间。
海康威视在中国大陆35个城市设立分公司及售后服务站,在境外,设立香港、荷兰、南非、印度、迪拜、美国、加拿大、巴西、俄罗斯、新加坡、意大利、澳大利亚、法国、西班牙、波兰、英国、韩国、哥伦比亚、哈萨克斯坦和土耳其等37个分支机构(截止2017年12月30日)。海康威视产品和解决方案应用在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G20杭州峰会、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APEC会议、荷兰阿贾克斯、缅甸智能交通、丹麦机场等重大安保项目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海康威视是全球视频监控数字化、网络化、高清智能化的见证者、践行者和重要推动者。连续六年(2011-2016)蝉联iHS全球视频监控市场占有率第1位1;连年入选“国家重点软件企业” 2、“中国软件收入前百家企业”3、A&S《安全自动化》“中国安防十大民族品牌”、CPS 《中国公共安全》“中国安防百强”(位列榜首);2016-2017年, A&S《安全自动化》公布的“全球安防50强”榜单中,蝉联全球第1位。
2010年5月,海康威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股票代码:002415,长期位居中小板市值前3位。基于创新的管理模式,良好的经营业绩,公司先后荣获“2016&2017CCTV中国十佳上市公司”4、“中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价值十强”5、“2016年A股上市公司未来价值排行以及A股最佳上市公司”榜首6、“第六届中国上市公司口碑榜最佳公司治理实践奖”7、“中国中小板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最佳董事会”8"上市公司金牛投资价值奖”和“最佳投资者关系管理奖”9等重要荣誉。
海康威视秉承“专业、厚实、诚信”的经营理念,坚持将“成就客户、价值为本、诚信务实、追求卓越”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行动准则,不断发展视频技术,服务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