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间距le产品就将宝压在了室内应用
诞生之初,小间距LED产品就将宝压在了室内应用,然而,对于这样一个新兴的技术,要想得到行业用户的高度认可并不容易,尤其是有液晶拼接、dlp拼接产品的“珠玉在前”,其首先要做的就是完善自身,而目前最亟待解决的一个就是对亮度的控制。由于主要集中在室外应用,传统LED显示屏的亮度自然是越高越好,而在室内应用则不同,亮度就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否则就会对观众的眼睛造成损伤。相关研究发现,在室内应用时,LED显示屏的亮度范围应当控制在100cd/m2-300cd/m2,是保证人眼舒适度的最佳范围。这也就意味着,小间距LED显示屏想要进军室内市场,亮度就要降下来。
虽说LED显示屏的亮度下调不是什么难事,但是,要在灰度不降低的情况下却并不容易,因为,传统的LED显示屏的灰度会随着亮度的降低而降低,从而严重影响显示效果。也就是说,一款能够成功应用于室内的小间距LED产品,就要有低亮度、高灰度的特色,就目前而言,这种技术改良绝对算的上“高精尖”,对厂商的技术实力和资金实力都提出了较高的需求。这也就意味着,小间距LED并不是一道“大众菜”,厂商在入局之前一定要综合考虑自己的实力,否则很容易赔了夫人又折兵。
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小间距LED产品研发的高成本,厂商最终要从用户身上找补回来,这就直接造就了该类产品的“土豪”价,而反映到用户群体上,自然也是“土豪”专享,庞大的“差钱儿”用户群体,依然会是液晶、dlp拼接墙的忠实粉丝,这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看似市场空间巨大的小间距LED产品,本质上锁定的应用市场范围并不宽泛,在市场开拓上,与传统的LED显示屏有着明显的区别。
LED显示屏谋“上位”,小间距是核心
对于传统的LED厂商而言,要想在小间距LED市场分得一杯羹,不仅要技术过硬,更要对自身的营销模式及渠道布局进行调整,显然,这并非小打小闹,对企业的执行力和创新力都是不小的挑战。因此,从本质上来说,小间距LED推广的绝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升级,而是厂商对整体市场布局的革新,风险系数不小,试水厂商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切勿被高利润迷花了眼。
为了彰显小间距LED的与众不同,部分主推厂商将传统LED显示屏无法触及的室内应用作为了宣传的重点,也正是在这种舆论的引导下,进军室内市场,蚕食dlp拼接屏、液晶拼接屏传统的强势市场似乎成为了小间距LED产品应用成功的唯一标志,而忽略了其在户外市场应用的固有优势以及尚待开发的巨大价值。
内容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