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视听网服务热线:400-6789-360
中国视听网(www.av-china.com) > 行业资讯 > 视听信息(数字告示) > 智慧城市第一站 研华创新巴士应用架构
智慧城市第一站 研华创新巴士应用架构
更新时间:2014-4-22 13:40:49 编辑:诗玉 文章来源:数字标牌网 调整文字大小:【

    近期,全球智能系统领导厂商研华科技在“大中华区智慧物流与车队管理高峰论坛”中,协同台湾车载资通讯产业协会以及德飞科技等产业伙伴共同提出”智慧巴士应用标准架构”,包含车载电脑终端、影音娱乐系統屏幕、胎压侦测管理系统、摄像头、安装支架、射频外接式天线、 语音命令软件等整合构架解决方案,展示了集“安全、便民服务、商业价值”三大特色于一体的智能公交系统新未来。

研华智慧巴士应用标准架构

    人、车、路实时监控,减少80%事故率
    交通事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第一公害”,据统计,在交通事故中30%左右问题起源于车辆本身的安全隐患。研华通过数据采集、影像监控、行为模板分析等技术实现对人、车、路实时分析,结合预警、定位、远程通讯等功能将有效预防事故发生。在巴西案例中,数据表明导入研华的车载电脑可成功降低事故率。 
    除了车辆本身的安全性,智慧巴士还可以对驾驶员的行为进行分析,例如短时间内多次变道、与前车距离异常、行车轨迹、司机急踩油门次数等,后台管理人员将由此判断驾驶员的状态,保障驾驶员的行车安全。在未来,这种预防性的检测手段将越来越多运用到车辆管理中,通过无线设备测试驾驶员的心跳和体温,从而辨别驾驶员的健康状况。
    在行车紧急状况中,G sensor 重力加速度和陀螺仪方位的数据会发生变化,智慧巴士上的车载电脑将自动上传车内和车外的影音画面信息到管理后台,车辆调度中心的管理人员则能第一时间了解实时情况,在当下调配资源进行应急处理。
    公共服务透明化
    “未来每辆车都是Wifi的热点,乘客将在车上享受快捷通畅、休闲娱乐、精准化广告推送的功能,改变传统公交信息不透明,服务质量差的印象。“研华智能事业群中国区总经理江明志这样描述未来的智慧巴士。
    4G网络和WiFi的覆盖,让城市巴士更像是乘客的流动生活站,乘客通过智能终端上APP软件或者车站的信息服务站台,了解到车辆班次的时间以及车辆人流等信息,在车上免费享受音乐、视频等娱乐项目,通过手机、公交卡完成O2O的交易环节,实现无纸化支付。
    “智慧巴士应用标准架构”利用人脸识别、视频人流统计系统以及通讯技术,有效统计车内的乘客数量并将数据传输到后台管理平台,针对车内的人数进行统计,测算出公交车辆出车的频率,在交通高峰阶段增加班次,在低峰时间段减少车辆的班次,为公交管理部门实施的车辆调度提供实时的数据基础。
    跳出传统运营模式,商业化大变革
    据统计,2013年北京市给公交和地铁的补贴就已达170多亿元,巨额补贴已经成为政府的沉重负担。在大会的现场,德飞科技研发总监林武森分享了一组智能公交平台的投入产出比数据。传统运营模式,一辆公交车需要投入跟车收费人员4万/年,智能化设备2万/年,产出广告收入6万/年,资金沉淀微弱,而商业化运营模式,一辆公交车投入跟车收费人员0元/年,智能化设备10万/辆车,产出广告收益36万/辆车,这些还不包括智能交通卡产生的沉淀资金带来的金融价值。
    “智慧巴士应用标准架构”改变广告的投放模式,车内广告通过人脸识别数据、LBS、分屏视频技术进行精准化营销。而车身的广告不再是一层不变的海报,而是结合行车的路线做动态的展示,后台管理可以随时跟换广告的内容,为客户提升精准的广告和产品推荐为公交运营商和广告客户带来更大的营销和品牌的价值。智慧大巴引入智能化管理设备系统,商业化的运作模式不仅能降低公交运营的人力成本,提高了公交系统的营收能力,也沉淀了大量的数据和资金,为广告、金融等元素加入商业化的运作中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江明志表示,随着政府惠民工程的不断深入,江苏省以及各市级政府单位参观研华协同创新研发中心,对于“智慧巴士应用标准架构”都表现了浓厚的兴趣,研华及合作伙伴将针对不同城市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方案设计,这次“智慧巴士应用标准架构”的发布,对于推广城市智能公交应用,促进智慧城市落地,都有现实的意义。

 网友评论
 编辑推荐
  • 科技+文化+创意 更简易展示用户价值<br>——专访深圳骄阳数字图像技术总经理陈阳先生
  • 富可视投影机2013年秋季新品交流会
  • 丽讯D755WT超短焦商务投影机评测报告
  • 一个属于LED大屏的“小时代”[专题报道]
  • 清投诚邀您莅临V-MAX智能巨幕全球首发会
  • 相逢近咫尺,独领中国风——科达NexVision网呈新品体验活动在京举行
  • 联建光电V·Me产品招商大会再次扬帆启航
  • NEC Showcase 2014新品解决方案发布会在京举办
设为首页 | 商务信息 | 视听资讯 | 本站动态 | 关于中国视听网 | 网站地图 | 网站RSS | 视听3G | 友情链接
本站网络实名:中国视听网[专业版]  国际域名:www.av-china.com  版权所有 2004-2014  深圳中投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邮箱:web@av-china.com 电话:+86-755-33019199(十八线) 传真:+86-755-33010311

深圳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