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年时间的创排,新编昆剧《十面埋伏》将于8月17日在杭州剧院与观众见面。这部戏是浙江昆剧团团长林为林领衔主演的又一部力作,也是著名剧作家徐棻写的第一部昆剧。
看到“十面埋伏”这四个字,观众很可能立即想到项羽,然而,这部戏的主角儿却不是项羽,而是韩信:韩信布下“十面埋伏”击败项羽,他自己却没躲过刘邦的“十面埋伏”。
该剧的编剧兼导演徐棻是川剧史上第一位女剧作家,曾创作了《燕燕》、《红楼惊梦》、《死水微澜》等著名剧作。
“写戏写了60多年,从来没写过昆剧。” 今年已80高龄的徐棻说,对昆剧,她一直怀着敬畏之心,一直不敢碰它。这一次,因为感动于林为林的诚意,才尝试写了这么一个戏。“我想,我这辈子大概也只会写这么一个昆剧了。”
“当时,我就跟林为林讲,我可是个改革派哦,你们请我来,要有心理准备啊。”徐棻说,她一直对昆剧有着“成见”,认为昆剧偏于保守,然而,在与浙昆合作的过程中,发现他们也是改革派。
改革派与改革派相遇,便有了许多“变革”——
结构上,传统昆剧分场分折的模式,变成了“无场次”的演出。剧情转换时,不再有闭幕之后的换场,观众不需要在黑暗中等待,整个演出如行云流水般流畅。
视觉上,摒弃了庞大的舞美布景,仅用一道黑幕、一道宫门、一个平台、四幢汉阙的简单转换,交代剧中场景的变化,为演员表演留出更多空间。
听觉上,原汁原味的昆曲唱腔被赋予了崭新的处理,音乐设计更富有符号感,据说,钟声和鼓声在剧中有出人意料的表现。
不过,最大的变革可能发生在表演上。“昆剧太注重外在的招式,塑造人物经常会比较空洞,内心戏不够。不过,看了这个戏,相信大家会改观。”
关于表演,徐棻点名“表扬”了今年50岁、已经演了40年昆剧的林为林。“像他这样的大武生,很多戏容易哗啦哗啦就比划过去了,刚开始,我就提醒他不要老在台上比划。昨天我再看他的戏,发现他在刻画人物个性和充实人物内心感情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简直已经脱胎换骨了。”
“戏剧要生存,必须跟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审美习惯合拍。不合拍,最后就会衰落,就会被抛弃。”这位80岁的“改革派”最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