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视听网 > 行业新闻 > 视频监控 > 视听信息 > 暴雨预警 安防监控如何让市民不添堵?

暴雨预警 安防监控如何让市民不添堵?

中国视听网资讯 更新时间:2013-7-11 7:09:13  编辑:温情  [ ]     手机访问

城区积水,道路受阻,桥梁垮塌,暴雨红色预警,四川多地出现险情,近日四川江油市绵江公路,绵阳到江油的通口河和老青莲大桥垮塌,据现场目击者称,有多辆汽车和行人掉进了河中。芦山地震灾区,50年一遇特大洪灾,北川地震遗址也被洪水袭击,北川老县城512地震遗址,已经全国不被淹,最深处超过了七米。面对暴雨,谁也不干松懈。主要领导到岗待班,科学研判雨情造成的影响,提前做好工作部署,暴雨可以成灾,但暴雨却不能一次又一次夺走人的生命,《新闻1+1》今日关注,暴雨成灾,生命是底线。

北京的手机用户,都接到了这样的一条短信,8日夜间到10日,本市连续有强降雨,局部地区有暴雨,建议错峰上下班(学),选乘公共交通,减少出行远离河道和地质灾害易发,注意安全。那么到了今天上午9点多,比较幸运,雨势并没有想象得那么来势汹汹,他绕了一个道跑了,但是有可能今天下午或者到明天,还会有局部的这种强降雨,但是就在今天上午10点10分,四川省的暴雨预警可是由橙色一下子调高到了红色。这是四级预警当中的最高级别。它当然带来了很严重的后果。

7月7号,武汉遭遇50年一遇的特大降雨,降水量最高达到337.5毫米,城区大面积积水,不仅交通瘫痪,整个城市的供水、供电、供气,都受到威胁,这让武汉市市长唐梁志夜不能寐,为此唐市长痛下誓言,决心建好,地下管网主动脉,要让武汉成为永远解决积水问题的城市样板,市长在反思,媒体也在烦琐反思,武汉的当地报纸,不仅在监督着政府的才灾后行动,更在几乎一场暴雨,交出了管网建设的欠帐,也淹出了规划设计的不足。

而在去年北京721暴雨,至今让这座城市难忘,全市5000多公里,排水管线大部分为上世纪50年代,建造,老化严重,更人排水能力大大折扣,这是去年721暴雨后,北京排水集团面临的艰难的困局,全城大修似乎成为唯一的选择,今年6月在大兴区的一处积水治理,施工现场,路政部门正在更换管线。

城市的预警,应该说他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一项工作,他涉及到等级、时间、范围三个要素,等级就是根据前兆,来作出是大雨、是暴雨或者是特大暴雨,这样的一个判断,但是这个是相当有难度的,因为他有很大的确定性,所以往往要根据时间,在逐级的来判断升级,比如说24小时,6小时,3小时、1小时,因为越近,他的准确性就越高,所以这时候预警逐步要调整。不可能说谁一口就能说准。然后还有一个范围,范围就是说,即使我发布的是红色预警,那么它也不可能,整个的城市都淹的一塌糊涂,他还是说有哪些特定的地方,是高风险的,哪些地方还是安全的。

千里眼+顺风耳组合盯紧及时监控接收实时汛情

城市设施管理局的监控指挥中心是在防汛防涝的过程中最关键的神经中枢。通过大屏幕对城区的各个监测点进行实时监测,通过画面可以看出,易出现积水的重点监控路段路上没有积水。同时同时监控交通道路的情况,是否因为积水发生交通拥堵现象。

据了解,目前的市政设施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同时实现与防汛办、气象局的实时视频、对接,从而快速及时地对市政防汛队伍进行调度指挥。而新的通讯方式的运用,更将城市每一处积水情况迅速通知到相应负责的每一个人。

而新的通讯方式的运用,更将城市每一处积水情况迅速通知到相应负责的每一个人。根据未来的天气预警的情况,请各防汛单位根据防汛预案,并发送到每一位设施管理工作人员的手机上。针对每次突发降雨过程,除做好24小时监控外,还首推短信群发系统,发现问题快速反应,避免在时间上延误时机,及时将天气情况,防汛指令向一线的防汛人员进行发布,有效提高防汛反应速度。防汛工作人员不能每个人随时守在防汛检测系统控制室内,气象信息短信起到了一个“顺风耳”的作用,通过这种段短信的方式,可以让该区相关工作人员,随时、随地了解汛情,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通过整个集智能监督、远程可视为一体的现代化防汛监检测系统,保证将对范围内的雨情、水情进行实时监控,还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其他附近地区的汛情。当发生险情时,指挥部还能通过远程可视系统召开紧急防汛会议,统一调度指挥全市的防汛抢险工作。

智能交通紧急疏导不让市民出行添堵

继7月初发生入汛以来最强局部强降雨天气后,各大城市部分道路和低洼易淹区出现积水,个别区域发生局部内涝,给市民的安全顺畅出行造成严重影响。为进一步做好强降雨天气道路交通应急疏导保障工作,不仅要求各级交警单位做好应急准备,确保恶劣天气条件下的交通保障工作。期间,将突出平安城市天网视频监控的作用,及时发现下穿隧道和立交桥等重点路段的险情。

当强降雨导致交通中断时,为防止发生局部瘫痪性交通拥堵,将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天气变化,并运用天网视频监控,发现恶劣天气引发的路段树木倾倒、交通隔离设施受损、信号灯停电故障、下穿隧道和立交桥积水等情况,及时通报园林、城管、电力、水务等职能部门积极处置,快速排除道路险情,消除交通安全隐患,恢复道路通行秩序。

北京研究预设早晚高峰潮汐车道,所谓交通“潮汐现象”,即每天早晨进入中心城区方向交通流量大,出城方向则流量小;晚上出城方向交通流量大,进城方向则流量小,这样的一种交通现象。刘小明表示,作为下一步的重点工作之一,本市将完善轨道交通车站引导标识系统,研究早晚高峰进出城主要放射线设置潮汐车道的可行性。

据了解,“潮汐车道”是指根据早晚交通流量不同情况,对有条件的道路,试点开辟潮汐车道,通过车道灯的指示方向变化,控制主干道车道行驶方向,来调整车道数,提高车道使用效率。比如,早晨从城外往城里走的车多,就可以通过增加某一道路进城方向车道、减少出城方向车道的方式,缓解交通压力,疏导交通。晚高峰时分则可以采取与之相反的车道调配疏导车辆出城。

制订出台中心城交通严重拥堵应急保障预案,建立交通拥堵分级响应机制,加快建设轨道交通安全防范和极端天气条件下道路交通保障两个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提高应对轨道交通大客流冲击和确保道路交通运行状况的能力。

通过实时发布动态交通信息,诱导出行者合理选择出行路线,均衡路网流量,缓解重点区域、重点路段常发性、规律性交通拥堵。本市将建设1700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和公共优先控制系统,增加交通综合监测、视频监控、违法检测、诱导显示屏等设备。

轨道交通作为大容量的公共交通工具,保障安全是重中之重,要加快建设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相关项目。中心城市针对极端天气的应急措施,现在属于被动的应对,而非主动的防范。从近期的几场暴雨也可以看出,在预警之后并未对学校和大型单位采取提前放假等措施,而是在堵得水泄不通的时候才采取补救措施,从中暴露出应对极端天气准备不足的问题。总之,除了不可预料的事件以外,对于可预料事件来说,事前预防重于事后应对。

结语

我们的城市未能修建像国外那样“十至十五年一遇”的城市排水系统,表面看是“规划”落后,但实际上,却是观念的问题。因为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城市在规划设计时并不差技术,差的是魄力和胆识,是务实的长远观念。除了城市地下系统的畅通外,还有地上“生态基础设施”的健全完善。此外,不少城市对预警信息判断不准确,采取措施不到位,都是导致现代化城市频频经不起一场暴雨侵袭的重要原因。

更多相关:  AV集成

文章来源:中国视听网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资讯搜索

声明:本站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本站的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视听网”。

网友评论

视频监控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产品导航

设为首页 | 商务信息 | 视听资讯 | 本站动态 | 关于中国视听网 | 网站地图 | 网站RSS | 视听3G | 友情链接
本站网络实名:中国视听网[专业版] 国际域名:www.av-china.com
版权所有 2004-2013 深圳中投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邮箱:av-china@3v.cn 电话:+86-755-33019199(十八线) 传真:+86-755-33010311
深圳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