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新挑战:激光在投影应用中的色域之争
更新时间:2009-11-30 8:05:52 编辑:影者 文章来源:中国投影网 调整文字大小:【
大中小】
早在激光诞生之初,人们就开始尝试把激光引入显示领域。不过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激光光源功率较小而体积过于庞大,所投出的影像成色与成像叠加也成了技术难题,并且因为当时研发成本昂贵,其效果不尽如人意,只是在极小的范围内用作扫描器件或应用于三维投影或者墙面投影等,并没有进一步应用于一般的显示设备。
当投影技术应用不断推陈出新、激光技术攻关也经过多年的技术积淀、当我们业界再次把目光投向把激光作为投影光源时,有个问题同样萦绕在众多人的脑海里:为什么要用激光来取代传统投影的光源?
据英国剑桥大学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激光除了没有红外线、紫外线等问题外,激光本身是有极强的指向性的,而且红绿蓝三原色更纯,所以能够制造出在色彩上与现实情况极为相近的色彩表现。相关研究资料指出由于激光投影系统是通过红绿蓝三原色成像叠加到物镜上显示的,所以通过控制三原色不同的比例便可实现显示效果的变化。现在的激光光源产品,通过多个模块进行组合来实现高功率的输出,激光的特性能够保证激光的一致性,而且在多台激光投影机进行拼接的时候,也能够很容易实现显示的一致性。对比传统光源,激光光源体现了全面可调的数字化特征,光源能根据需求来进行调制,从而能够很轻易地实现多屏幕的无缝拼接,并长期保持各拼接单元画面在亮度、色彩上的一致性。
激光投影机产品测试能够带给人们良好的颜色层次感,自然的高对比度大幅度提高了大场景的细节表现力,使得色彩更为生动。研究机构认为也是因为它的指向性,投影画面的主观感受要比传统投影机柔和,没有那么刺眼。因而它的亮度宽容度也变得更高,既能实现高亮度还能实现高对比度,还能保证色彩的饱和度和层次感觉,这是现在的汞灯、氙灯投影机无法做到的。
据了解,在激光技术的基础上采用液晶与单束激光光源可产生于激光电视相同的色彩深度,从而使成本投入更低,但可靠性却有上升。而且激光电视采用的也是是红、绿、蓝三原色三束光源,色彩范围是非激光、普通液晶电视的2倍,渲染色彩所造成的功耗却是同等尺寸液晶电视的一半。并且激光无需其他辅助光源和其他调光方式,不仅发光效能比一般投影机使用的放电灯泡提高30%,并使色域扩张达至“NTSC国际标准”的170%,色彩再现范围是现在液晶产品显示的2倍。
据英国剑桥大学的相关测试试验指出,即便简单地把灯泡替换成为激光光源,投影设备的表现力也大幅度提高。在色彩饱和度、亮度和层次上是传统光源根本无法与之匹敌的。尤其是在色彩纯度和亮度,再加上对比度要求条件下,灯泡基本上只能满足一部分特定需求。
研究试验也表明激光的色域已经大大超越传统显示设备,实际上纯激光出来测试的色域更大,是激光投影能够如此清亮动人的根本原因。在对比度方面,激光投影机与传统光源投影对比度大约为2500∶1,正是因为原生的高对比度,测试的机器在表现单色的时候,因为颜色很纯正,饱和度高而且层次好,这样的色彩生动而且有动感。在大场景投影的时候,因为对比度高,加上单色的纯正,所以大场景的颜色感觉也很好,长时间看也不累。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中国投影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视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编辑推荐